外來入侵種 | Page 5 | 環境資訊中心

外來入侵種

2017-10-30 10:35
小小螞蟻雄兵,每天辛勤儲存糧食,團結合作,讓族群一天天壯大,牠們是寓言故事熱愛描述的對象。當牠們離開原本生長的土地,漂洋過海,入侵異地,這股力量,如何成為野生動物和人類的夢魘? 山腳下冒出的湧泉,一年四季源源不絕,滋養這片國境之南的土...
2017-02-08 00:09
綠鬣蜥在嘉義縣水上鄉等地繁衍,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許富雄認為,目前綠鬣蜥已能在野外自行繁殖,很難成功移除,未來重點要放在控制牠們的棲息區域,避免繼續擴大。 綠鬣蜥。照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許富雄說,...
2016-12-27 21:19
中國環保部日前公布《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名單中共有18種物種,值得留意的是兩種在華南地區被稱為「小強」的蟑螂(學名為「美洲大蠊」及「德國小蠊」)亦榜上有名;另亦有一種專為控制蚊患及瘧疾而引入的「食蚊魚」,因其除會捕...
2016-07-27 15:09
外來種沙氏變色蜥版圖持續擴張,除嘉義市已出現零星族群數,嘉義縣中埔鄉、六腳鄉也有沙蜥現蹤,因研究指出,每年至少要移除30萬隻,且連續7年以上,沙蜥族群才有可能消滅,加上參與獵蜥民眾一再反映補助金應加碼,嘉義縣105年多爭取20萬元獎勵金,希...
2016-07-25 09:46
在原生的環境,牠們是克服萬難的生存者。身在異鄉,想要活下去,卻不被祝福。引進、飼養、棄養、逸出,不同的物種,重複的迴旋,有些鳥類正在改變台灣的天空...。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看見鳥類在空中翱翔,總讓人心曠神怡,只是...
2015-09-30 10:05
目前正是水雉繁殖期,近年來外來魚種趁大雨「偷渡」到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因園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不速之客成長快速,加上今年上半年乾旱,菱角生長情形不佳,泰國鱧、塘虱跳出水面攻擊水雉,讓水雉今年的繁殖路走得坎坷,園區將於年底繁殖期結束後與學術...
2015-05-29 10:50
※ 編按:媒體近日報導,澳洲因無尾熊數量過多,當局擬採取撲殺手段遏止。其實,澳洲有許多外來物種,同樣也面臨撲殺的命運。20年前,澳洲北部曾盛行以冷凍的方式撲殺海蟾蜍(cane toad),但因被認為非常殘忍而遭到禁止。其後澳洲政府鼓勵改以棍...
2015-05-19 09:43
日本菟絲子覆蓋在馬櫻丹上。圖片來源:kuobo 台中南屯近日來遭到日本菟絲子肆虐,大量植物被寄生而死亡。日本菟絲子是全寄生植物,本身不行光合作用,根葉皆已退化消失,只剩下黃色絲狀的莖,能攀附、覆蓋在其他植物上,長出吸足...
2014-09-01 14:09
作品名稱 來自異鄉的外來(入侵)種-Now and Future 創  作 者 陳建志、湯奇霖、蔡佳霏、謝勇圳 內容類型 學校及社...
2014-05-16 09:24
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入侵,初步研判應是寵物飼主棄養後,因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在清水濕地大量繁殖。 生態工法基金會訪談農民發現,近幾年的稻田、茭白筍田、芋頭田,已經遭很多克氏原螯蝦剪斷農產,螯蝦又喜歡鑽洞,稻田旁的田埂經常遭破...

頁面

訂閱 RSS - 外來入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