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種沙巴龍躉幼魚現蹤香港水域 恐殃當地海洋生態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入侵種沙巴龍躉幼魚現蹤香港水域 恐殃當地海洋生態

2018年02月21日
摘錄自2018年2月21日世界日報、香港01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環團日前在香港水域首次發現有「魚類殺手」之稱的人工繁殖品種沙巴龍躉,疑因放生,原為人工繁殖的品種已擁有自然繁殖的能力。沙巴龍躉一旦在港自然繁殖,恐殲滅其他海洋生物,影響當地魚類基因庫。

據香港01報導,生態資源及教育中心於去(2017)年3月15日發現身長僅有6厘米長的沙巴龍躉,是香港水域首次發現體積如此幼小的的沙巴龍躉。過去研究指出沙巴龍躉只可經人工繁殖,但根據沙巴大學最新的研究,沙巴龍躉已能夠在圈養環境中成功自然產卵,此「迷你」的沙巴龍躉有可能是經放生後的後代。

中心科學事務經理張瑪珊指出,沙巴龍躉是外來的肉食性動物,經花尾龍躉與老虎斑人工雜交而成,成長速度快,可吃掉其他海洋生物、與本地物種爭奪棲息地及食物資源。因此,一旦沙巴龍躉在港大規模繁殖,將會令其他魚種數量銳減,成為入侵性品種。

報導指出,沙巴龍躉可與不同種類的斑類交配繁殖,此情況若發生香港水域,恐摧毀整個魚類基因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