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育
2020-06-10 10:58
在桃園市楊梅區這片鷺鷥林裡,野鳥學會觀察到10多對大白鷺在這裡繁殖,也組成觀察小組,每個星期記錄下大白鷺育雛過程。
野鳥學會表示,大白鷺成長速度非常快,才一個月左右,這一窩三隻幼鳥,就已經從軟趴趴的雛鳥,長成和親鳥一樣大隻了。而目前台...
2020-06-10 10:09
2017年6月10日,齊柏林為了拍攝《看見台灣II》意外墜機逝世;去年,中興大學教授薛攀文鑑定出新種鰓沙蠶,為了紀念齊導演,將此新種命名為「齊柏林鰓沙蠶」。今天正值齊導逝世3周年,作者特寫此文,介紹台灣新物種之外,也藉此表達追思之意。
...
2020-06-09 10:55
十年前,「魚中之王」黑鮪魚因出現存續危機,在環團殷殷告誡之下暫別餐桌。近期評估顯示,東部大西洋黑鮪魚族群健康狀況改善不少,海洋管理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 MSC)近期甚至打算發給日本在東部大西洋的黑鮪...
2020-06-09 10:22
廣原小熊姆拉斯返回森林已經3週,台東林管處從裝置在牠身上的衛星訊號發現,活動範圍逐漸擴大;另於錦屏林道受傷的母熊在相關人員照護下,恢復狀況良好,將評估未來是否野放。
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7日表示,去年7月27日在台東海端鄉廣原村發現迷...
2020-06-09 10:20
屏東東港黑鮪魚捕獲量都突破10年來未見的2000尾大關,東港區漁會表示,到4日累計今年捕獲2075尾,比去年同期多出1148尾。
東港區漁會總幹事林漢丑5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根據東港魚市場捕獲量統計資料,到4日累計捕獲2075尾...
2020-06-09 10:11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今(8)日發表報告指出,由於消費量增加,全球有逾三分之一的漁產遭到過度捕撈,尤以發展中國家為嚴重。
據《路透》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今日發表雙年度報告指出,隨著世界人均漁產消費增加,全球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漁產...
2020-06-08 16:36
連續兩週陰鬱潮濕的天氣終於迎來陽光,正適合走入大自然中體驗生命的美好。宏碁志工隊(34位)於上個(5)月30日來到新竹縣芎林鄉的鹿寮坑社區,協助友善環境柑橘園的環境維護,移除山林地中姿意生長的強勢外來種,讓果樹得以透透氣,為森林做一件好事。...
2020-06-08 10:48
荷蘭境內出現確診武漢肺炎(COVID-19)的水貂傳染病毒給人類,荷蘭政府下令撲殺水貂,只要曾出現水貂確診病例的水貂養殖場都無一倖免,沒有出現過確診水貂的養殖場則不在撲殺名單中。
根據《路透》報導,荷蘭食品與商品管理局指出,荷蘭共有1...
2020-06-08 10:43
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日本奈良公園的遊客大減,園內最受歡迎的奈良鹿意外受益腸胃狀況變佳,不再因過量食用鹿仙貝而腹瀉,糞便恢復成健康的「黑豆」便。
《朝日新聞》報導,在武漢肺炎疫情之前,奈良公園經常可見遊人拿鹿仙貝餵...
2020-06-08 10:17
撿垃圾有什麼用?撿不乾淨為何還要繼續撿?台灣的淨灘行動從15年前至今已經很普遍,淨灘不僅達到了撿垃圾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對於環境教育以及政策遊說的力量。從「台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到「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促成了台灣減塑政策。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