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上周三(12日),第6屆世界保護區大會在雪梨正式開跑,我們近期刊出了一系列從亞洲保護區觀點的回顧專文,今日將刊出最後一篇,本篇主要探討日本重建因311大地震而受創的「三陸復興公園」如何從與自然協作的觀點重新再出發,而在重建的過程中,有哪些思維值得台灣效法,提出的解決方案又如何值得我們參考呢?
另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也出席了10年一次的第6屆世界保護區大會,並從雪梨帶回精彩現場報導,給您最貼近的國際視野!
世界半數人口在過去10年間皆曾經歷天災,據估計,受天災影響的人數大於受戰爭與其他衝突影響的人數,氣候變遷的衝擊聚焦於天災發生的頻率及嚴重程度上。
亞洲發展中國家因低地、海岸和城市人口稠密,使其成為極可能發生災害的環境。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於2013年亞太災後恢復力報告中提到:「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受災傾向最高的地區」。該地區在1970至2011年間約有200萬人受災死亡,為全球受災死亡者的75%。」由於人口成長、河道與海岸區的都市化,以及高災害風險土地使用集中,亞洲暴露在天災和天災損害的風險更嚴重。
另一方面,人們逐漸察覺保護區對自然與社會提供各類不同面向的廣大價值和利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2000年開始的保育觀點系列,匯集保護區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資訊,並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保育具成本效益,並提供許多社會、文化和生物服務。保護區在人類健康、供水系統、娛樂、食品安全、氣候穩定和減災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關於天災風險抑減(減低天災對社群傷害的程度,又稱「減災」),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組織承認,生態系統管理是災害風險抑減的要素,亦為保護區明顯可促成的管理制度。
三陸復興公園:保護區災後重建的代表案例
三陸復興公園為一沿太平洋海岸,自日本東北青森縣八戶市至宮城縣氣仙沼市,總長220公里的保護區,以令人屏息的自然海岸及一連串國內最大規模的海岸與河口為其代表特徵。三陸海岸的風景包含北邊海階上的海崖、海階平台與南邊的河口海岸。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及隨後而來的海嘯摧毀了三陸區域的自然環境,同時也摧毀了當地居民的生命及財產。東日本大地震提醒我們,自然不僅提供人們利益,有時也對人們造成威脅。原本位於日本青森縣、岩手縣、宮城縣的「陸中海岸國立公園」(Rikuchu Kaigan National Park),有極大範圍遭海嘯破壞。因此,因東日本大地震而受害人民的生活、財產,以及海嘯與陸地沉沒而受損嚴重的自然環境也亟待修復。
聯合國大學副校長武内和彦(Kazuhiko Takeuchi)博士於亞洲保護區大會表示,日本環境省為了對於受東日本大地震及海嘯影響的三陸地區做出一些貢獻,遂進行「綠色重建專案」(Green Reconstruction project)的推廣。此專案的基本原則在傳遞:森林、農地、河流與海景,需與未來的自然環境及當地生計建立良好的橋樑,並透過在一個國家公園重建一系列的自然公園,學習到自然對人類的祝福與威脅,從天災中恢復。於此脈絡中,三陸復興公園(Sanriku Fukko Reconstruction National Fukko National Park)存在的意義,不僅是於天災中的單一受災區域,更能作為所有未來國家公園的重建模範。這也將帶領我們理解共同的目標「一個與自然共存的社會」。
人民生計與自然保育共存:三陸復興公園的里山精神
日本人民自古以來依海維生,此處亦然。三陸復興公園內,沿海的物產及海中豐富的漁業資源,如乾柿(Dryed persimmon)、牡蠣(Oyster)、新卷鮭(Aramaki salmon)、水草(Sea weeds),皆是當地人重要的生計來源。因應當地自然環境發展出獨特的日常文化:早市朝食、岩手縣大船渡市的虎舞,宮古市的黑森神樂、野田村的鹽牛道,到因捕魚而生的魚屋、早市、小型漁船(Sappa)等,顯示當地居民與自然資源緊密共生。因而,我們不難理解三陸復興公園綠色重建計畫裡,「復興里山概念 」的基本理念與「善用自然惠益」的基本方針。
三陸復興公園透過鼓勵當地人民進一步適切使用自然資源,例如:透過與本地自然與人類共存下產生的食物與體驗地方生活風格、文化。另一方面,亦可透過天災產生的廢棄物去了解大自然對人類可能的威脅,同時保留遭到破壞的措施。
不只是修復:將原本分散零碎的海岸區域納為整體
基於保護區特有的性質──控制土地使用,保護區在變化快速的景觀中能長期穩定的存在。經過適當規劃、興建及良好管理的保護區,已證明是維持自然系統最有效的工具,可保護社群不受災害的劇烈影響。因此,保護區可作為對抗天災的緩衝,並且對於人民、社群和生計進行災害風險抑減。
從2004年印度大海嘯和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獲得的證據顯示,保護區可成為災後重建和療癒的重要工具。日本三陸復興國立公園的重建,是利用保護區協助災後自然和人類療癒過程案例,與農業、林業和漁業等產業合作,於災區內建立數個保護區,稱為「綠色復興工程」,符合日本互連森林、河流和海洋的里山哲學。
「三陸復興國立公園」於2013年5月誕生,整合了原先分散的國定公園、國立公園、自然公園,除了原本「陸中海岸國立公園」的範圍,還納入了4處位於青森縣的地點:八戶市蕪島、大須賀海岸、中須賀海岸以及種差海岸天然芝生地。預計陸域面積將達到1萬4635公頃,而海域面積則為4萬1300公頃。
重建的三陸復興公園,除改善原本此保護留區分散各處,隸屬於不同管理機關的情形,大範圍尺度的地景亦有利於整體性的保護區經營管理,對於天災的恢復力也更有彈性。
反思:保護區本身對於天災風險抑減的功能
天災對於保護區產生直接影響,除災害期間的物質損害外,後續殘礫的處置、臨時避難所的興建,救援行動帶進的入侵物種蔓延等災後作業亦可能威脅保護區。這些因素將影響保護區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而生態系統服務對評估當地的恢復力而言可能是關鍵。因而,區域需具有災害風險抑減規劃和策略,以減低災害期間和災後對區域的影響。未妥善準備的保護區對災害的恢復力較低,可能無法充分發揮協助災後重建的潛力。
因此,第1屆亞洲保護區大會天然災害與保護區工作群族的參與者,向直接或間接影響保護區未來的國際組織、政府、非政府組織、社區組織、學術機構、企業和捐款人建議以下保護區政策和管理方法的最佳實務:
天災風險抑減與天災管理當局應認同、推行與協助保存保護區在天災管理週期個階段(如:風險評估、風險抑減、救濟和重建)的貢獻。此外,保護區當局須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策略,協助在天災期間和災後對保護區的保護。為達此目的,同時須強化保護區在保護生命和生計上的角色。保護區管理者亦須認同保護區在規劃、建立和管理新區域(如三陸復興公園新納入的保護區域)的角色。
保護區在災後重建的角色
於管理良好的保護區系統進行投資,以利天然基礎設施的災後恢復。建造堅固的防禦結構是對抗未來天災的趨勢,常見的解決方案是進行防坡堤等工程,而非採取種植海岸林等軟性的自然措施。但當考量許多其他利益(如居民生計與遊憩價值)時,自然基礎建設在未來災害的緩衝上往往比硬體的工程解決方案更有效,也更具成本效益,解決方案如下:
- 考慮重新引入可能因開發而被摧毀或移除的綠地。災害的影響極具破壞力(如東日本大地震)時,可能產生重新「建造得更好」和綠化的諮會。亦適合採用生態重建(Eco-RR)方法。
- 使社區充分知情及參與災後重建計畫。許多當地社區依賴自然資源,需要將保護區作為重建的一部分。許多亞洲人對於將保護區視為災害發生時的資源及援助方面有長久的傳統與認知。社區所有權及於關鍵時期清楚協商使用權和利益,亦可確保重建過程中保護區不會過度開發。
- 人們從創傷中恢復時,暴露在自然中具有治療和療癒的作用。保護區永久存在的狀態亦可以是精神復原的場所,有助於自我療癒。
【相關文章】
【2014世界保護區大會在雪梨──現場系列報導】
【2013首屆亞洲保護區大會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