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上禮拜,我們開始刊出為了迎接今年第6屆世界保護區大會,於2013年11月在日本仙台率先展開的第1屆亞洲保護區大會回顧專文,其中提及亞洲觀點及台灣保護區成果。這禮拜我們將回顧除了室內會議外,大會又安排了哪些與本次主題相關的戶外參訪活動呢?而日本311地震後,帶給日本對這塊土地的省思又如何,讓我們持續關心。
第一屆亞洲保護區大會(Asia Parks Congress)大會,主辦單位日本環境省別出心裁設計了4個位於日本東北的戶外參訪行程,從最北端的青森縣種差海岸、岩手縣宮古淨土海灘(宮古・浄土浜)、宮城縣氣仙沼大島、到宮城縣的仙台海濱,一方面呼應大會減災的主題,一方面展現日本政府在東日本大地震災後重建上的努力。我很幸運地後補上了前往仙台海濱的參訪,隨著6台大型遊覽車浩浩蕩蕩地出發。
來自全球各地的保育專家在這一天卸下參加國際會議的嚴肅心情,換上一身輕裝與自在,彼此寒暄。由於相同國家與會團隊傾向分散參加不同地點參訪以增廣所見,因此多為獨自前來,互不認識,大家在車內彼此介紹,彷彿一場小型聯誼。每台遊覽車上配置5名工作人員,包含2位環境省自然保護官(ranger)、1位即席口譯、旅行社專員與司機先生,當自然保護官搭配解說摺頁,以日文介紹仙台海濱的自然環境時,即席口譯以流利清晰的英文翻譯到個人專屬的耳機中。
當遊覽車緩緩駛入仙台海濱,景色驟變,車上的訪客紛紛停止原本的對話,凝視窗外的風景、靜靜攝影。我就像大部分的訪客一樣,未見過大海嘯過後的聚落。目光所及,草叢中一塊塊整齊的由水泥圍繞起的方塊格子,是一棟棟遭海嘯沖毀的樓房地基;重建中的巨大建築鷹架隔壁,堆滿等待清運的廢棄建築物殘骸。日本人嚴謹的把建築廢棄物方整堆疊成另一座建築的樣子,形成看似荒謬卻真實的反差。初見此景,眾人靜默,各自演繹,這幾分鐘的時間彷彿凝結。
我們在重建的高砂神社前集合。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為千年一次的大水災,雖然沖走了仙台海濱的高砂神社,居民仍在第一時間自發捐款重建,神社朱紅色的鳥居旁,屹立不搖的松樹枝葉仍然蒼翠。仙台自然保護官鐮田和子帶領我們前往海濱的路上,於一棵僅剩下枝幹的高大黑松停駐,說明只要觀察黑松枝幹斷裂的痕跡,就能判定東日本大地震後,海嘯帶來的海水淹沒的高度。
蒲生潮灘:潟湖、候鳥中途站,與底生生物的珍貴棲地
我們參訪的仙台海濱蒲生潮灘(Gamo tidal flat)為受到環境省管轄的鳥獸保護區(national wildlife sanctuary),由於此處是來自俄國與澳洲等國候鳥遷徙的停留點,保護候鳥於遷徙時休憩的棲息環境為保育的首要任務。這裡的潟湖,混合了淡水及鹹水,延伸至內陸沙丘。低潮時,潮灘成為周圍濕地的延伸,許多植物與動物在此棲息繁衍。
然而,地貌在海嘯衝擊後產生了巨大改變。2011年3月11日,地震帶來的海嘯淹沒了青森縣、岩手縣、宮城縣、福島縣、茨城縣、千葉縣海濱共2000多公里的海岸線,由於仙台海濱地勢平坦,海嘯沿著海岸進入內陸達5公里,造成當地民眾生活與自然環境的嚴重損害。地形上明顯的改變與潮灘底質的變化影響了當地生物相,出現一些過去不曾於此處記錄到的生物,如:圓球股窗蟹(Scopimera globosa)、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
日本環境省於海嘯後持續對於這些被海水淹沒的海岸線地進行自然環境觀察,項目包含:植被的改變(vegetation changes)、沙質和泥質海灘的改變(sandy beach changes)、百年之變遷與生態系監測(ecosystem monitoring)。其中,生態系監測有4大重點:潮灘的底生生物(16處)、大葉藻床(6處)、海草床(5處)、海鳥繁殖地(4處)。
另一方面,藉由比較百年尺度的空照圖,觀察仙台海岸及植被於大地震前後的變化,政府試著找出發生了那些改變,以及改變多少。其中,種植海岸林的區域,數目多能保存達 50%之譜,環境衝擊相對較小;而平坦的農地則被嚴重沖刷,對於地貌產生巨大改變。
災區重建:宮城綠色復興工程
東日本大地震以及隨之而來的海嘯對於宮城縣沿海地區的居民與自然環境遭受了嚴重破壞,經過兩年的努力,雖然瓦礫已經清除,重建工作進展迅速,但是仍然有一長段路要走。
宮城縣沿海地區有4個自然公園,與陸中海岸國立公園相連,海岸線彎曲複雜,近海海域坐落眾多島嶼。小型河口與海灣地區見有多個村莊,村莊依山傍海,人文環境與自然公園形成難以分離的整體。災區重建的同時,宮城縣也探討將原本的4個自然公園與陸中海岸國立公園整合為「三陸復興公園」,將背對群山、鄰近海岸線的土地與海域均劃為公園區域。經歷海嘯襲擊,當地人將生活圈轉移到高地的同時,依然需要依靠大海生存,因此除了整合自然公園外,此區的的重建亦導入新觀念:「與森林、山村、河川、大海等自然環境以及當地生計和諧共存」,使三陸復興公園不僅是重建,亦象徵新生,並於2013年5月重新開放。
參訪小結:學習與反思
東亞為全世界遭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大的區域,近年來自然災難的規模與造成的損害,皆為前所未見,身為日本鄰近國、同樣遭受地震威脅的台灣,更應了解與學習日本政府、人民與團體在面對毀滅性自然災難時積極處理的精神,並取法其重建的思維與經驗。
然而,宮城縣與遭到輻射污染的福島縣相鄰,理應於重建時一併納入考量的核災議題,卻不尋常地遭到避開。保護區如何面對核災影響的提問,我只記錄到「宮城縣沒有這個問題」與「核災並非本次討論主題」的答案。或許核災議題太過複雜與沉重,但身為與會者,聽到這官方一致清界線的樣板回答,仍不免有些疑惑。畢竟核災議題具備公益性質,舉世關切,縱然災區必須面對太多傷痛,觀者的體諒與理解仍在發現官方「假裝看不見」的排拒後,激起更深層的問號。這次參訪,日本對於外界關切核災的回應,僅展現在訪後的問卷中:
我非常關注/我關注/我不關注/我完全不關注
你認為三陸復興公園在歡迎旅客來訪上需要做些甚麼?
多語言指標/訓練多語言嚮導/提供多語言的遊客中心/提供輻射資訊/其他
我很快地勾選表單,期許日本政府能看到外國人對於核災的關心,如同對於全球保護區的發展一般。
【相關文章】
【2014世界保護區大會在雪梨──現場系列報導】
【2013首屆亞洲保護區大會系列報導】
- 重建保護區與自然資本 日本走出311災後復興之路
- 氣候變遷在亞洲「症狀」日益明顯 保育生態有助減災
- 台灣部落青年國際發聲 凸顯原住民在地保育
- 以亞洲自然觀為基礎的保護區宣言 《仙台憲章》出爐!
- 亞洲青年保育連線Online! 齊為下個世代努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