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童在】毛克利與他的朋友們──《叢林奇談》 | 環境資訊中心

【經典童在】毛克利與他的朋友們──《叢林奇談》

2014年09月16日
作者:童心園

叢林奇談書籍封面,圖片來源:東方出版社。小學2年級,因為上半天課的緣故,總有幾個放學後無所事事、昏昏欲睡的午後。閱讀,便成了自己排遣時光的方法之一。有一天,二哥拿了一本東方出版社的《叢林奇談》說 :「喏,這本很好看喔。」對中低年級的我來說,字有點多,但故事實在太精采,接下來的好幾天,我都跌墜在這個長篇故事裡。

印度長大的英國人寫下「被狼養大的男孩」

叢林奇談作者,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2/30~1936/1/18),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叢林奇談》改編自英國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的《叢林之書》(The Jungle Book)。吉卜林出生於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孟買,跟著印度奶媽學了一口印度語,直到6歲才被送回英國的寄宿學校就讀,17歲那年,吉卜林重返印度、進入報社工作,醉心於旅行與採訪,累積許多寫作的素材與靈感。7年後,他踏上漫長的航海歷程,回到英國成為全職的作家。

吉卜林在27歲時,出版了《叢林之書》。其中7篇是各自獨立的動物短篇,8篇則以「毛克利」為主角,虛構一個男孩在印度叢林裡的成長故事。毛克利出生在印度叢林邊的小村莊,當他還是嬰兒的時候,和父母到一起森林裡,遇到老虎的襲擊,父母倉皇失措的逃走,毛克利卻被留在營地。小毛克利誤入狼穴,被狼父母收留,但他的出現,讓狼群十分吃驚,在棕熊伯魯和黑豹巴希拉的擔保下,才得以存活下來;瘸老虎邪漢因為肥嫩的食物被救走,對毛克利始終懷恨在心。

叢林法則隱含的社會規範

毛克利在棕熊伯魯的帶領下,開始了一連串的叢林生活與學習,也和叢林裡的動物,發展出各種愛恨情仇的關係。除了最疼他的伯魯、黑豹巴希拉、痛恨他的邪漢,還有冷血的蟒蛇卡阿、輕浮的猴群斑大洛、沉穩的狼族領袖阿克拉、年老睿智的大象哈蒂…在各種動物的圍繞下,學會各種叢林的軌則。

「毛克利既然加入了狼族,成為叢林裡的自由之民,要是不懂叢林裡的規律的話,一天也沒辦法生存下去的。」作者筆下的叢林,有著一套運作的規範和軌則,如果不遵守就會受到懲罰或放逐。為了讓頑皮的毛克利在森林裡平安長大,狼媽媽將毛克利交給小狼們的老師──棕熊伯魯教導。和藹的伯魯,教毛克利樹木辨別法、熊蜂迴避法、向蝙蝠道歉法、和水蛇結交法…以及各種鳥獸的密語和暗號。 

作者將這些規則描述得巨細靡遺,彷彿真有其事,讓小時候我的我深深為此著迷,對毛克利和動物溝通的能力羨慕不已,也真心地相信,大自然的動物之間,有一套屬於他們的互動模式與規範。而對小學中、低年級時的我來說,這些動物們的性格以及彼此間的互動,如同人類社會百態的縮影與預告,並將道德指引與規範隱含在故事裡,內化到心中。

人的孩子 還是狼的孩子?

隨著毛克利漸漸成長,加上他身為「人」與生俱來的聰明智慧,成為叢林夥伴喜愛又害怕的對象,而自己「究竟是狼的孩子還是人的孩子」的矛盾,也日漸地浮現。當陰險的老虎邪漢不忘當年之仇,試圖討好拉攏年輕、耳根軟的狼群,背叛毛克利時,毛克利用「紅花」——從人類村莊取來的火——趕走邪漢,並且傷心地告別狼族、走入村莊生活學習當「人」,卻又因為他獨特的能力,受到村人的排斥,回到叢林,決心和狼族生死與共。

毛克利用機智殺死了邪漢,並且和狼族一起經歷了一場血戰,將入侵的大紅狗趕跑,狼族領袖在臨死前對毛克利說:「你隱藏在心裡邊的人性,有一天會顯露出來,而厭棄叢林生活,懷念人的社會。到時候,你就會不願意做狼,而希望做人。……你是人,人應該跟人生活在一起,才是正正當當的。」然而,在某個春天來臨時,毛克利依然抵擋不住血濃於水的召喚,在動物朋友的祝福下,回到母親身邊,並且扮演著人類社會與叢林動物的橋樑…。 

胖熊伯魯,圖片作者:Fellhauer,圖片來源:http://fellhauer.deviantart.com/art/Baloo-Sketch-Card-255960684。本圖符合非商業用途使用。 毛克利,圖片作者:Fellhauer,圖片來源:http://fellhauer.deviantart.com/art/Mowgli-Sketch-Card-255960766。本圖符合非商業用途使用。

吉卜林運用了擬人化的方式描述,每種動物都有鮮明的角色特質,非常吸引人。溫厚的胖熊伯魯出場的時候,作者這樣描述:「肚子裡經常裝滿了胡桃、蜂蜜或甜的草根,老是喜歡在樹蔭下或草地上睡午覺,但是,教起課來,卻非常嚴格。」像這樣充滿畫面的形象描寫,很難不讓人的腦海浮現出一隻毛茸茸的可愛大熊!而威儀攝人的黑豹巴希拉,則有著「像黑絲絨般發亮的毛、蛇般柔軟的尾巴…在狼群裡,誰也不敢大搖大擺的從巴希拉的面前走過。」至於一時興起,想俘虜毛克利回去擔任領袖的猴群斑大洛,則被描述得十足沒腦、容易煽動卻又健忘;斑大洛最害怕的巨蟒卡阿,則是歷經200次蛻皮的耆老,冷血又陰狠,卻願意對毛克利展現溫柔慷慨的一面。

毛克利的故事,被吉卜林以8個散落的篇章放在《叢林之書》中,台灣的小讀者或願意說故事的父母,可以閱讀1995年由東方出版社出版,劉元孝先生改寫而成的《叢林奇談〈上〉》、《叢林奇談〈下〉》,透過歷久不衰的版本,幫助連貫性的閱讀與理解。

 華特迪士尼電影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1967年上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07年,吉卜林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英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至今最年輕的獲獎人。毛克利的故事,對幼童軍制度起了深遠的影響,同為英國人的童軍運動創始者貝登堡,在經過吉卜林的同意後,將男孩命名為小狼、女孩命名為小蛙(毛克利是青蛙的意思),團長、教練以阿克拉 、伯魯、巴希拉等命名。而迪士尼公司也將故事改編成動畫《森林王子》,台灣也有相關的繪本出版,然而,如果想認識毛克利與他的朋友們,建議還是直接進入文字,讓文字的力量召喚出寬廣的想像空間吧!   

【經典童在】系列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