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邊的水稻田 石虎、麝香貓來簽到 | 環境資訊中心
濕地故事

山坡邊的水稻田 石虎、麝香貓來簽到

【台灣濕地網】水田生態學

2015年10月06日
作者:廖靜蕙(環境記者)

以保護石虎為名的水稻田,在通霄苑裡一帶,逐漸蔓延。其中,通霄鎮楓樹里巡守隊的幾個好朋友,受到石虎研究人員陳美汀的影響,陸續租下3分、4分地,踏踏實實的以沒有農藥化肥的農法,種起「石虎米」。這片水稻田,阡陌相鄰著山坡次生林,深具邊際效益,不但種出餵養人類的糧食,連淺山生態系成員也受益;有如「貓的報恩」,石虎、麝香貓都到田裡來滅鼠。

石虎米的稻穗。攝影:廖靜蕙

永續的可能

清早的苗栗通霄楓樹里,徐昌田利用上班前的空檔到田裡巡視,順手清除雜草,然後騎著摩托車到工廠上班。上班對他是賺取生活所需的收入,而今,他更多的心思是放在農事上,這片和幾個朋友一起合資承租的土地,才是他終生的寄託。

農地附近仍保持著自然樣貌,田埂上各式野花盛開,亂中有序。徐昌田則擔心影響水稻成長,每天巡視,順便拔掉一些。

股東徐昌田施肥。攝影:陳美汀

「好朋友一起工作,感覺很好」一群夥伴凝聚起來,大家一起到田裡工作最吸引徐昌田,連閒聊時也多了一個話題。

徐昌田有個農事專家老爸,是農會的小組長,剛開始聽到兒子改用無毒農法,用客家話罵了一句「笨蛋」,怎麼有人種田不用農藥化肥?看到田埂雜草叢生搖頭不已;隨著石虎米的稻穗逐漸成長,結出金黃稻穗,看著石虎田的表情也變溫和了。「該收割了!」去年11月底,徐爸爸的提醒,微妙地改變父子的關係。

對於父親種田使用農藥,他覺得很辛苦又危險,「雜草比較難處理,只要處理好,其實不須使用農藥」他認為至少可以減少農藥使用或使用除草機,就算順其自然讓它自然長也可以。

收割體驗營時,徐爸爸興致勃勃的說,他也想讓自己一部分田改種有機,盤算著讓兒子繼承衣缽的遠景。

石虎米股東:左為林義雄,右為楓樹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隆樺。攝影:廖靜蕙

這片由三塊農地所組成的石虎田,算是「石虎田Ⅱ」,先前是六個夥伴集資,在另一塊同樣緊鄰山坡地的農田種植,一期作之後,由其中一位夥伴獨立繼續以無毒耕種方式,守護石虎;另外四位則更闢疆土,增加守護石虎的農田面積。

石虎田Ⅱ曾荒廢十多年了,地主是楓樹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隆樺,也是股東之一。農地邊還有一個池塘,是從山上的泉水一路下滲、伏流之後湧入,水質未受污染,灌溉石虎田剛剛好。農地附近仍保持著自然樣貌,田埂上各式野花盛開,亂中有序。

石虎保育活化社區

「做無毒會更疼惜自己的土地。」楓樹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義雄說。他也是股東之一,即使除草很辛苦,因為是自己的土地,更是認真以對。

在通霄土生土長的林義雄,土生土長的通霄人,除了自營修車廠,還身兼巡守隊長,家裡也有田,從小浸淫於農業生產的環境,算是業餘農民。

「健康的農田,才能提供石虎健康的食物,維持生態系的運作;種有機就是要學著與動物共存!」他曾親眼見證,使用農藥防治,毒死松鼠,也毒死了吃松鼠的果子狸,吃了幾口果子狸腐屍的台灣藍鵲也跟著死了。而老鼠、野兔也是生態系的一份子,不如學習與之共存。

苗栗三義、銅鑼、通霄、苑裡一帶,是已知石虎在台灣最重要的棲地,族群尚稱穩定。但是苗栗開發腳步快速,開路、農舍興建,切割石虎等淺山生態系物種的棲地。「維護適合石虎生存的環境,也是維護人類好的生活環境,保育石虎並沒有影響地方發展的問題。」

林義雄表示,苗栗發展這麼多工業區,工廠廢汙水、空氣交互汙染,影響最大的就是居民,他不希望和麥寮的人一樣,等到工業汙染影響健康了才後悔。

石虎田旁茂密的次生林,提供石虎等淺山物種最好的棲息環境。攝影:廖靜蕙

去年參選楓樹里長,他更將擴增石虎田列入政見。「石虎米標榜不使用農藥,若依照這個模式擴大栽種,不僅增加楓樹里的知名度,讓年老者有收入,也可以吸引年輕人返鄉活化社區。」一個農村青年的願景於焉而生,初次體驗參選的滋味,雖未當選,卻點燃了保育的微光。

擾動農村

無毒耕種的石虎田,生物多樣性逐漸可見,插秧後有彩鷸築巢,收割時白鷺和烏秋跟在割稻機後面覓食,也曾看到白鼻心(果子狸)過馬路、大冠鷲在空中盤旋、竹雞在附近活動覓食。

「稍微有人為干擾的棲地對石虎最好!樹林旁的農田,農耕適度擾動,吸引了小型哺乳動物,提供石虎覓食場域;一旁群樹形成略為鬱閉的空間,最適合石虎隱匿其中。」陳美汀解釋。

對石虎而言,食物最重要,農墾地帶來的邊際效益,就是老鼠、鳥類這些小動物增加,石虎的食物來源就變多,田邊就有林子或長草坡,石虎會在長草坡休息,隱密又舒服;當地就會成為適合石虎覓食的棲地,族群量就會增加;這也說明何以苗栗縣竹林、農地鑲嵌的地景,維持石虎穩定的族群。

陳美汀觀察到,農民在過程中獲得合理收入之餘,更希望農村活絡起來,看到來自各地的朋友也到農村,無論是農事體驗或欣賞當地水田、竹林、火龍果園、晒穀場、延綿的山丘,以及收集山上下滲的泉水,開挖的水池等獨特的生產地景。

 

農民在過程中獲得合理收入之餘,更希望農村活絡起來,看到來自各地的朋友到農村,無論是農事體驗或欣賞當地獨特的生產地景。攝影:廖靜蕙

 

「農民可能賺的錢比慣行農產品多一些,但他們更期待有機會和外地交流,生活變得豐富有趣,甚至年輕人也能在自己家鄉工作安居。」他說,如果沒有嘗試,就不知道有這些機會與效益。「石虎米透過保育理念的推動,希望能有更多生產者加入,並且獲得消費者認同,以綠色消費付諸保育行動。」

農田中的動物狂歡

復耕石虎田是否真有助石虎保育?新竹林區管理處裝設的自動攝影機顯示,當老鼠出現在田裡,石虎、麝香貓就接著出現。

石虎田拍到的石虎畫面。圖片來源:新竹林區管理處

透過自動相機,監測人員發現稻穗成熟之際,鼠輩們頻頻出現於田邊覓食,石虎與麝香貓為首的捕鼠大隊也不約而同的來田裡報到,餵飽自己,也讓老鼠們行為收斂一點。這樣的生態循環減少了農藥使用,又養活了野生動物,正是生態系服務的功能,也維繫保育與生產雙贏局面。

另外白腹秧雞、大冠鷲、竹雞、中白鷺、台灣野兔、鬼鼠、白鼻心、鼬獾等動物陸續以身影「打卡」,石虎田日日上演著「動物們的狂歡」。

自發保育卡好

為了保育石虎,新竹林區管理處緊密地規劃石虎重要棲息環境劃設,多方奔走尋求支持,卻往往落入開發與保育的口水戰;苗栗通宵這塊小小的農地,孕育著以石虎為名的水稻,從架構農田生態系開始,修復人與自然的關係。

「石虎這麼優雅,卻又羞怯」新竹林管處副處長吳淑華表示,這麼獨特的物種,一定不能讓民眾討厭牠。居民自發以無毒耕種方式生產,保育石虎,兼顧生活以及淺山生態的里山生活,將保育融入生活的一部分,才是石虎保育的關鍵。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