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污」成金? 電鍍污泥礦場商機大 業者盼法規鬆綁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點「污」成金? 電鍍污泥礦場商機大 業者盼法規鬆綁

2015年11月03日
本報2015年11月3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國內非法電鍍業者違法排放廢水的新聞屢見不鮮,甚至連合法廢棄物處理業者非法傾倒的新聞也時有所聞。究竟合法業者如何處理有害環境的重金屬廢棄物?又如何從中獲利?

國內電鍍污泥處理大廠──世界資源亞太公司表示,電子科技產業製程產生的廢污泥裡有大量重金屬成分,經乾燥摻配即可成為商品,出口冶煉重金屬。而業者也坦承,國內處理污泥的能力大過污泥產生量,希望法規鬆綁,開放污泥進口。

不過,兩年前,環保署擬放寬管制讓廢五金進口時飽受抨擊。環團指責此舉將讓台灣成污染之島。如今環保署改談「城市礦場」,大力強調業者處理技術今非昔比,環團仍質疑環保署放任傾倒廢棄物,應先加強管控能力。

世界資源亞太公司一隅

世界資源亞太公司一隅。攝影:陳文姿。

污泥化身礦砂  身價隨國際金屬價格波動

位於高雄環保科技園區的世界資源亞太公司,主要處理非鐵類的重金屬污泥,來源是國內印刷電路板PCB廠及電鍍廠製程所產生的金屬廢棄物。營運暨技術副總經理傅雲政表示,這些污泥中含有大量銅、鎳、錫等重金屬,成分是一般礦砂的10至20倍,經乾燥與比例摻配後,將出口售予歐美冶煉廠提煉出金屬。

污泥價格則隨國際金屬價格變動。總經理李怡萱解釋,國際金屬價格高的時候,污泥身價隨之水漲船高,要花錢才買得到。相對地,當金屬價格低迷時,產生污染的製造廠就須付費請污泥業者協助處理。

電鍍廢水的難題  管制加輔導雙管齊下

對於國內電鍍廢水偷排農田河川的事件,傅雲政表示,願意協助處理中小型電鍍廠的污泥,即使只有一噸或兩噸,但問題出在非法電鍍廠排放的是廢水,而非污泥。

差別在於廢水須經污水處理才能分離出污泥,而非法工廠通常都不願添購污水處理設備。傅雲政認為,如小型電鍍業者可集中管理,並將電鍍污水集中處理,將有助減少非法排放。

以這點來說,國內法規愈嚴謹,執法愈嚴格,讓公司不能逃避廢水及廢棄物處理,對於世界資源亞太公司等廢棄物處理公司是有利的,李怡萱表示。

2006年和美番仔溝排水道殘留之紅色污泥。圖片來源:台灣水鳥研究群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CC BY-NC-SA 2.0)

非法工廠通常都不願添購污水處理設備,圖為2006年和美番仔溝排水道殘留之紅色污泥。圖片來源:台灣水鳥研究群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CC BY-NC-SA 2.0)。

業者期待進口污泥  產能擴增

世界資源亞太公司營運暨技術副總經理傅雲政解釋汙泥處理過程

世界資源亞太公司營運暨技術副總經理傅雲政解釋污泥處理過程

由於電子工業污泥屬於有害事業廢棄物,國內目前禁止進口,國際上則受巴賽爾公約管制。傅雲政表示,必須兩國簽訂雙邊貿易協定才有可能進口,但受限於台灣外交困境,協定簽訂並不容易。

傅雲政曾試驗性從日本進口污泥,但台日程序繁複,耗上三、四年時間,雖成功進口一個貨櫃,但也就此打退堂鼓。但市場小,擴充不易,對廠商來說,發展就會受限。

 

既然國內貨源不足,為何還有這麼多家同類型廠商?傅雲政回答,同業間的競爭,就讓市場機制來決定。

環保署談城市礦場  理論與管制之間

環保署曾於2013年擬定放寬「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讓廢五金進口鬆綁,卻被環團大力抨擊,認為此舉將讓台灣成污染之島。近年環保署改推「城市礦場」,強調電子廢棄物富含貴重金屬,廠商技術進步,可點「污」成金。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循環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張添晉認為,早期廢棄物處理缺乏完整規範,現今的管制體系嚴謹,即便開放廢五金進口,也會對廢棄物類別與處理地點加以管制,並非完全放任。張添晉認為,回收非自然資源,將可減少自然界的開採。

但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有不同的看法。黃煥彰說,不是反對再利用,但是環保署現有的廢棄物管控都做不好,土方資源回收廠與再利用公司一再出事,任由廢棄物傾倒農田與水質水量保護區。黃煥彰指責環保署「毒害土地與河流,非常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