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行車大會台北揭幕 一探未來世代的市民社會想像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全球自行車大會台北揭幕 一探未來世代的市民社會想像

2016年02月28日
本報2016年2月28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2月27日至3月1日,北市府舉辦2016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Velo-city Global 2016),來自43個國家、超過1,000位與會者聚集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探討自行車;同時,開幕式當天清晨,綿綿細雨中,柯市長亦身體力行挑戰人生夢想一日雙塔,並錄製短片跟現場打招呼,精神同在來呼應大會。

開幕式,大會主席發言Marnfred Neun發言。攝影:林倩如。

開幕式,大會主席Marnfred Neun發言。攝影:林倩如。

過往大會只在歐洲舉行,此次第一次在亞洲主辦,以「自行車的演進」(EVOLUTION OF CYCLING)為主題,從都市進化(Urban Transitions)、生活蛻變(Moving Lifestyles)、永續經濟(Sustainable Economy)、共享社會(Sharing Society)、及設計之變(Design in Motion)5大構面,籌畫平行研討場次,第一天主軸在都市永續發展,第二天為共享與生活型態、第三天銜接產業和經濟連結,第四天則發展設計之變。現場並有相關攤位展示交流,而明年主辦城市荷蘭的阿納姆市與那梅亨市也組團訪台,且設立荷蘭國家館,展現自行車創新魅力。

荷蘭經驗 徹底融入生活

開幕式由大會主席、歐洲自行車聯盟(European Cyclists Federation,簡稱ECF)Marnfred Neun先生主持,宣揚少即是多(less = more)的觀念;北市交通局長鍾慧諭、副市長林欽榮、巨大集團創辦人劉金標簡報。鍾慧諭表示,以前都市規劃重點以機能為主、形式為輔,當今轉變成移動(mobility)為主、形式為輔,運輸系統影響城市觀感,目標於2019年建置完成190公里自行車專用道,期公有自行車能提供最後一哩路的服務。

而借鏡一向被視為自行車大國的荷蘭,「邁向智慧城市」專講上,談述不同樞紐彈性運用,運輸模式是多元的,包括獨立與連結模式;讓交通更加順暢,自行車尤其扮演最後一哩路的重要角色,強調自行車、慢行交通的設計,一開始就要放在都市計畫中,必須讓人民擁有行的權利、選擇的自由!另外,現以加強停車設施、納入更多電動車、擴大老人兒童新移民等社群學習為發展重心。

「邁向智慧城市」專講,荷蘭專家著重城市設計的任務在組織、硬體、軟體三者並用。攝影:林倩如。

「邁向智慧城市」專講,荷蘭專家著重城市設計的任務在組織、硬體、軟體三者並用。攝影:林倩如。

社會設計 大數據 踩動未來

下午「自行車社會融入」場次,活化自行車作為社區運動的實踐工具,帶來環境正義,由下到上的草根性參與式設計,真正融入社群造福所有人。手搖自行車,台灣更是全球的推廣先鋒。

智慧手機的年代,「有‧用的資料」則關注大數據的應用技術。比如分佈55個國家、來自法國的Eco Counter可流量計數,並進行數據分析:在地下埋設感應線圈或安裝熱感應紅外線感測器以蒐集計數;且流量即時顯示屏還能形塑城市、休閒運動意象(攤位工作人員開玩笑說,武嶺裝一套應該不錯);數據每10分鐘上傳至網頁更新,與民眾分享,坦言數據不會完美,但可適當分析。再比如奧地利的Bike Citizens,由兩位自行車快遞員2011年創辦,開發了通勤自行車族的app。

無論如何,自行車全球資料庫結合個案分析,必然成為未來穿梭乃至理解城市的趨勢,通過智慧手機,人們更加重視地理資訊,隨時展開互動、改變城市。

「有‧用的資料」專講,大家對Bike Ctizens相當好奇。攝影:林倩如。

「有‧用的資料」專講,大家對Bike Ctizens相當好奇。攝影:林倩如。

Bike Ctizens攤位展示。攝影:林倩如。

Bike Ctizens攤位展示。攝影:林倩如。

「自行車的演進」特展。攝影:林倩如。

「自行車的演進」特展。攝影:林倩如。

可充電自行車。攝影:林倩如。

可充電自行車。攝影:林倩如。

荷蘭國家館展現自行車創新魅力,圖為自製的木製腳特車。攝影:林倩如。

荷蘭國家館展現自行車創新魅力,圖為自製的木製腳特車。攝影:林倩如。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