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地熱第一案通過環評 宜蘭利澤將募百億資金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民間地熱第一案通過環評 宜蘭利澤將募百億資金

2017年04月19日
本報2017年4月19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歷經2年審查,台灣第一個民間開發的地熱發電廠「利澤地熱電廠」今(19)日通過環評。位於宜蘭縣五結鄉的利澤地熱電廠總裝置容量101MW,共11口地熱井,深度6公里,預計2025年完工後可提供每年8億度電。

「利澤地熱電廠」這是國內首次深層地熱開發,總經費100億。負責籌畫的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高成炎表示,將向民間募資,也會向政府綠色金融等單位開始談合作。希望今年就完成第一口試驗井,二年內先募到10億元。他說,利澤地熱的開發是現有技術的組合,並不擔心無法完成。

0419-1

籌備四年,歷經兩年環評,高成炎終於等到環評通過一刻。攝影:陳文姿

地熱可做穩定基載電力,又是再生能源,本應頗受支持。但因國內沒有深層地熱開發經驗,加上引進最新技術,環評委員對技術可行性、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等有諸多疑慮。因此,歷經四次初審、二次專家會議、三次環評大會才通過環評。

國內第一個深層地熱民間自己來   

利澤地熱十口面井位置。資料來源:蘭陽地熱公司。
利澤地熱十口面井位置。
資料來源:蘭陽地熱公司。

位於宜蘭的「利澤地熱電廠開發案」裝置容量101MW,總開發面積1.49公頃,共計11口地熱井,深度六公里。規劃先鑽一口試驗井,確認熱源並測試取熱不取的地熱新技術(地熱資源複合開採技術,CEEG),之後逐年擴充,預後共有11口地熱井,井深6公里。預估完工後每年可提供8億度電。

由於這是國內首次的深層地熱開發,在技術面、可能的環境影響上難以評估,因此本案歷經四次初審、二次專家會議、三次環評大會才完成審查。

由於國外使用液裂法時,有引發地震的疑慮,高成炎強調,新的CEEG技術並不涉及液裂,所使用的水都在管內循環。對於可能的井噴問題,高成炎團隊提出三項對策,利用比重足夠的泥漿壓制井噴、加上井口焚噴器、並已足夠強度的套管設計及水泥封固。

CEEG簡介

利澤地熱電廠將採新技術CEEG工法,不抽地下水,水將循環使用。資料來源:蘭陽地熱公司。

宜蘭五結鄉民代表會副主席陳美華提出,利澤地熱位於土壤液化高潛勢區,擔心鑽井過程誘發地震、地層下陷等。高成炎回覆,土地的承載能力已請結構技師簽證,確認符合規定,他也同意施工期間加裝地震觀測儀。

心力交瘁未放棄 百億資金募集是關鍵

經四年籌畫,二年審查,承受一再質疑,終於等到環評通過,高成炎表示「心力交瘁」,但從未說過放棄。國內首度的深層地熱開發,總資金需求高達100億。高成炎表示,並不擔心無法完成,因為採用的都是現有科技的組合。時程的關鍵則在資金募集。

高成炎表示,會爭取公民投資、政府綠色金融、也希望宜蘭縣政府加入投資。他希望能今年就完成試驗井,且認為試驗井應由國家來做。至於其他口井,雖然是規劃2025年完成,但只要資金到位,四年就可全部完成。

高成炎團隊以30公尺深的台北市31號地熱監測井進行實測。攝影:賴品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