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米的品格(下)
為國產米出征 合理收益與理念同行
美濃農會為了種出良質米,無論面向農民或消費者,都盡力做到無愧。相較於政府推動農業政策,常與農民不同調而打折扣,鍾清輝認為,領導農民做事,必須了解農民的需求,提供厚實的支持,讓農民生活有保障,接著才能談理念。
這種將生存的需求擺第一順位的概念,正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的發現一致。而農會推動紅豆採收前不使用巴拉刈、或不種公糧改種高雄147,農民之所以願意配合,也都是基於合理的收益、能照顧溫飽的基本需求。
鍾清輝舉例,以高雄區農改場估計的產量,高雄147號每分地濕穀約1300斤,公糧米(台東30號)1800斤;又因高雄147種植「厚工」,花的人力成本更高,都需要列入成本考量,使契作農民的收益不低於公糧米、得到合理的對待。
理念的溝通則從同理消費者談起。鍾清輝舉紅豆為例,儘管禁用巴拉刈的政策連防檢局長都公開表態反對[2],但他問農民:「種紅豆噴巴拉刈前,為何要留一部分先採收起來日曬?」鍾清輝說,撇開巴拉刈有沒有毒的爭論,也該照顧到消費者的感受「檢驗單位包括農改場都說,噴巴拉刈沒問題,那你為何還要留一片日曬紅豆,說要給孫子吃?」
為了貫徹不使用巴拉刈的理念,美濃濃會首先提供農民保障價格。他說,很多農民怕紅豆開市後,價格會一路跌,而為了搶快趕緊噴巴拉刈採收;而且若不噴巴拉刈,不但乾燥速度慢,有價格滑落的風險,更可能因此拖到採收進度、趕不及下一期稻米生產。
為此,農會採用市場價再加上3~5元的價格收購紅豆,並且主動與育苗場協調,保留稻秧給較晚收成紅豆的農民。既然價格不會跌,又來得及種水稻,兩個擔心都沒了,農民就願意配合農會的政策。
「只講友善耕種,卻不解決農民的問題,這樣的農業政策一定推不動。」鍾清輝說,解決農民的問題等於對美濃的稻米、紅豆產業好,連帶環境、身體都有好處,農業也能永續。因此,當消費者對國產米認同,就能以消費帶動一連串良性循環。
每公斤多20元 購買台灣農業價值
加入WTO之後,台灣每年進口11萬4千公噸的稻米,鍾清輝不禁思考,守住稻米生產背後的意義是什麼?他的答案十分明確:「如果沒有稻米產業,美濃就不可能在冬日生產多元、熱鬧又具經濟價值的白玉蘿蔔和紅豆,澄蜜香番茄、敏豆等蔬果也會失色。美濃的生產景致也因此單調。」除此之外,地產地銷、適地適種的理念也無從實踐。
水稻雖然重要,但政府的收購制度卻問題重重。鍾清輝說,過去政府似乎不鼓勵種植水稻,鼓勵休耕,後來又有活化休耕政策,鼓勵至少一年要種植一期作。在政策搖擺的過程中,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也在改變,年人均米飯消耗降到50公斤以下。
他分析,公糧收購價格乾穀每公斤平均約23[3]元,市場上售價卻更低。若再計算政府補助的封裝費,送農會儲存保管加工等費用,每公斤成本約27元,但這些米很可能過幾年賣不出去,只能碾碎做成飼料米,以1公斤5到8元賣出,相當可惜。
「農民若知道賣給國家23元的米,最後是打成飼料米給豬吃,還需要花這麼多心力、在乎農藥殘留的問題嗎?」農民逐漸失去自我的價值,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換個角度想,米價若每公斤提高20元[4],一年也不過增加1000元支出。」鍾清輝說,千元不到卻可以支持好吃又健康的國產米,給孩子吃也安心;也讓台灣稻農願意持續種稻,維繫良好的生產環境,相當值得!
種良質米、建立好品牌 迎戰自由貿易
近年來全球化的自由貿易來勢洶洶,政府極可能為了工商業利益、擴大開放進口。迎戰進口低價米,不是比它更便宜,就是讓消費者信賴。鍾清輝說,但是,台灣是小農型態,要讓價格比進口米便宜,基本上做不到,因此,只能讓台灣消費者喜歡國產米。
美濃農會投入契作的210公頃水稻田,全數掛上美濃農會品牌銷售,不繳交公糧;政府試行中的「對地補貼」政策是轉捩點。「政府如果願意擴大環境補貼,我們如虎添翼。」[5]鍾清輝說,目前農民的收入可來自環境補貼及農會收購價。如果環境補貼多一點,而收購價不再提高,就能穩定米價,即使進口米衝擊,仍具市場競爭。他認為政府若願意將補貼公糧的錢,轉而對地補貼,應能減少政府總體預算。
「與其說什麼豬不能進來、什麼農產品不能進來,不如讓消費者願意一年多花1000元、感受到類似美濃農會經營的用心,也許就不需要透過法令排拒進口農產品!」
台灣小農體質 才是政府該照顧的
「我思考的是,農業的發展過程,產業或農村哪一個比較重要?」鍾清輝說,如果只是要解決農產業的問題,只需將美濃4000公頃給一家農企業種香蕉,農民只需幫企業種香蕉賣到全球各地,在農業產業帳面或許很好看,但勢必更沒有年輕人願意留在農村,因為農村只剩農工的角色。
不僅如此,農村的二三級產業空洞化、農村也跟著被掏空。在農村中,用熟悉的母語交談,將農村的價值和文化自自然然地保存下來的可能性,也會消失於無形。「我懷疑這是否符合農村的發展,或未來農業的趨勢。」
小英總統未上任之前,曾有機會參與農業之旅,鍾清輝是在場唯一的農會代表,有2/3的人拜託政府開放台糖土地養豬、種蘭花等,他是在場唯一反對的人。「開放台糖土地真能解決農業問題嗎?」他認為美其名解決規模問題,實際上是為農企業找通路生存,但站在政府立場,必須發展台灣小農優勢以及解決農村遭遇的問題。
「不能輕易地為了解決農產品外銷,或規模經濟的問題,而忽略原本要解決的農村永續的問題,否則我們花那麼多錢農村再生又有何意義?」鍾清輝說。
美濃農會選擇與美濃上千位小農站在一起,養成國產米不凡的品格,嘗試著讓台灣社會吃出永續與未來,這份心意有待消費者檢視!(系列報導完)
【註釋】
[1]農委會「農業指標」統計,2015年國人「每人白米可供消費」量(年人均米飯消費量)45.7公斤。
[2]參考:〈巴拉刈無解藥、落葉效果好 禁巴拉刈「醫」「農」兩樣情〉
[4]以產地價為例:美濃農會超市,ㄧ般米30公斤售價為1180元,換算每公斤為39.33元;美濃高雄147米15公斤售價為760元,換算每公斤為50.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