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看到」 環評小組現勘第三接收站預定地 藻礁、柴山多杯孔珊瑚現身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有看到」 環評小組現勘第三接收站預定地 藻礁、柴山多杯孔珊瑚現身

2017年09月20日
本報2017年9月2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選址在桃園觀塘工業區、工業港區的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興建計畫,由於衝擊藻礁生態而引發全國關注,要看打算以天然氣來補足非核後電力供應的蔡政府團隊,將會如何取捨。

經濟部19日傳出消息,將提另覓地點的替代方案,讓藻礁保存看到生機。而在環評戰場的部分,19日初審小組前往當地現勘,主要是為了親眼看過將遭填平的部分、與劃為生態復育區地點的藻礁現況。

2017-09-20_12-12-49

環評小組19前往第三接收站預定地現勘,藻礁、柴山多杯孔珊瑚確有存在。賴品瑀攝影。

雖然目前並非秋冬藻礁最好的生長期,但殼狀珊瑚藻與柴山多杯孔珊瑚等仍都有觀察到。環評小組召集人李堅明表示,今次來現勘實際狀況而先不辯論,將來審查會議中,將會就科學證據來討論。

觀塘工業區、工業港區多年前已通過環評,但在今年5、6月中油送審現差報告時,遭環評小組要求提出藻礁生態因應對策。補件的期限為9月30日,但環署綜計處證實,目前中油尚未送案,因此再審最快也是10月展開,但仍在下次審查前,趁著大潮,退潮時能看到最多的藻礁,先安排19日環評小組到場現勘。

PICT_20170919_150441

環評小組19日現勘觀塘工業區工業港的藻礁生態。賴品瑀攝影。

中油在簡報中表示,為了2025非核家園,未來燃氣發電的比例將會大增,現有的永安、台中接收站只能每年接收1600萬噸,但是到了2025、2030年時,預估全國的天然氣需求已達2354萬噸、2524萬噸,的確有需要增建第三接收站。

中油表示,觀塘工業區建站的優勢,包括已經通過環評、緊鄰台電大潭電廠、與中高兩站互相備援。而民間建議改在台北港興建,則有台北港已定位為國際物流港、期程從環評起跑將會趕不及2023年全量營運等問題。不過,報載同日下午經濟部次長楊偉甫終於鬆口,表示將會在一週內提出另尋他址的替代方案。

今次現勘的地點有三,先是「觀新藻礁保護區北緩衝區」、再者為第三接收站預定地(G1區)、目前台電溫排水排放口(G2區)。

PICT_20170919_142712

現勘地點規劃圖。翻攝簡報資料。

中油規劃在「觀新藻礁保護區北緩衝區」設置藻礁重點復育區,不過卻面臨北方的堤防是否有固沙,亦或是反而造成未來藻礁將遭掩埋的爭論。當地原本持續就有沙從北向南飄移的現象,有自然形成平緩的沙丘地形,但在過去興建堤防後,發生了凸堤效應。農委會特生中心副研究員劉靜榆表示,這些飄沙與海浪和堤防硬碰硬後,一個力量造成地形淘空,又一個力量將泥沙覆蓋在藻礁上,都不利藻礁生態。

而中油提出要「控制飄沙」,卻不管是目前仍不斷施工加長的堤防工程,或是提出未來將以抽沙來彌補的構想,都遭環評委員們提出不少質疑。該區目前生態狀況不若G1、G2,是否足以作為復育地點,預料將會是下次環評的爭論點之一。

至於G1、G2兩處將來恐因第三接收站而填埋的地區,出發前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便已經指出,藻礁生態狀況很好,更可能看得到柴山多杯孔珊瑚。現勘隊伍在正值大退潮時前往G1,也的確在礁石之間看到許多藻礁與至少兩處的柴山多杯孔珊瑚。

G2則因為時間不足,並未實際走入礁區,但劉靜榆、環評委員鄭明修等人表示,狀況比G1又更好。劉靜榆強調,目前是夏末而非秋冬,還不是藻礁最好的生長期,但仍可見到這麼多殼狀珊瑚藻,可見當地藻礁生態的確相當不錯,若是冬天來看,將會是更加壯觀的畫面。

先前在審查中,曾經讓劉靜榆、陳章波、陳昭倫、張學文等生態學者爭論不休的「異地復育」說,這次中油已不再主張可行或將這麼做,僅證實G1、G2區的確將因工程填埋,並重申將以認養觀新、白玉藻礁作為生態補償。

而先前發出連署聲明呼籲保留藻礁生態的中研院,20日也將組隊到場現勘。

※ 本文與《台灣濕地網》同步刊登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