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里山倡議計畫屢獲國際獎助 居全球之冠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里山倡議計畫屢獲國際獎助 居全球之冠

2018年04月13日
本報2018年4月1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農業生產兼顧生物多樣性的保育經驗,透過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的連結,得以與全球夥伴分享;更難得的是,每有提案參與「里山發展機制」計畫補助競選,都獲得計畫補助,是目前全球里山夥伴獲獎數最高的國家。長期關注台灣里山倡議的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李光中認為,這項結果證明台灣里山倡議經驗實至名歸,並受到國際矚目。


東華大學與林務局合作的台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分為北中南東四區,提供里山倡議實踐者聚集討論的機會。攝影:廖靜蕙

李光中解釋,IPSI的46項合作計畫中,有一項為「里山發展機制」(The Satoyama Development Mechanism, SDM)是由全球環境策略機構(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IGES)、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IAS)以及日本環境省(MOEJ)於2013年5月聯合啟動,專屬IPSI會員的合作計畫。

里山發展機制計畫的目的在於提供「種子基金」(seed funding),鼓勵IPSI會員提送具成功潛力的計畫,申請美金一萬元內的小額補助。提案計畫類型分下列四種:社區本位的實作計畫、研究計畫、能力培育,以及IPSI宣傳計畫等。

台灣於2013年第一次送案、獲得補助。當年共有19項提案計畫,通過補助6項,其中之一是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的提案「將茶園害蟲轉為盟友:台灣花蓮一處里山地景案例(Converting pests to allies in tea farming- a potential case of Satoyama landscape in Hualien, Taiwan)」。

2014年20項提案計畫中,通過6項計畫補助,其中一項是東華大學「里山倡議融入國家和地方脈絡:以台灣一處原住民社區水稻田文化景觀的協同規劃過程為案例(Tailoring Satoyama initiative concepts to national and local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the collaborative planning process of a Rice Paddy Cultural Landscape in an Indigenous Community, Taiwan)」。

2016年東華大學提案的「協助建立台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Taiwan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TPSI)」,從22項提案計畫脫穎而出,獲得通過的6項補助計畫之一。

去(2017)年共有23項提案計畫,通過補助6項,其中之一是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提案「台灣無蟄蜂田野調查及溫室授粉先期工作(Taiwan stingless be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greenhouse pollination preliminary work)」。

過去保育主流思維以原野地保育為主,然而,卻不足以將人涵蓋到保育的面向。在半開發的自然環境中,人必須透過生產獲得生計,但是如何與保育獲得平衡一直都是難題。里山倡議正好填補了這個保育上的空缺。

李光中說,里山倡議關注農業與生物多樣性、農業(農林漁牧)生產環境的保全活化,它強調地景尺度與多元權益關係人,對大多數國家都是新的概念;對台灣社會也是,而且是必要的,因為需求一直存在。

「里山倡議概念引進台灣之後,透過個人、團體、社區的實踐,並於公部門、學術界的論述、研究,慢慢累積台灣經驗,並藉由參與里山倡議國際網絡,透過IPSI這個國際網絡共通的語言展現,讓國際易於理解我們致力的事情,這也讓我們的案例一個一個入選。」李光中說。


貢寮水梯田是人禾基金會會員案例,圖為在當地舉辦的活動。攝影:廖靜蕙

「里山」這個用詞,的確是日本稱呼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ocio-ecological-production landscapes, SEPLs)的方式,但各國有各自稱呼這種人在自然環境中開發所形成聚落的方式;台灣目前仍沿用這個名詞,也有學者使用「SEPLs」。

林務局與東華大學合作執行台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PSI)交流計畫,也於近期登上IPSI網站,是林務局的會員案例。目前台灣有九個單位加入IPSI會員,除了林務局會員案例之外,東華大學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場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所提交的會員案例,全球都可透過IPSI網站看得到。


慈心基金會的會員案例:綠色保育標章。攝影:廖靜蕙

 

參考資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