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東北角的卯澳聚落過去漁業興盛,有「小基隆」之稱。隨著漁業沒落,1980年代有30多間石頭屋,2012年新北市政府調查時,只剩10間狀況良好。
卯澳聚落原本都是石頭屋,居民不覺得特別,反而感覺空間太小且老舊,部分改建成鋼筋水泥的外牆磁磚建築,有些石牆還用水泥鋪面防潮。近年來,因鄰近的馬崗聚落出現財團圈地開發,居民面臨被趕出石頭屋的事件,才引起在地鄉親及民間團體的重視。
為使石頭屋重現原貌,三貂角文化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諶志吉(阿吉)自告奮勇,修復自家住宅,仿擬當年興建古法,去除外牆水泥,讓石頭屋重現原貌。
馬崗石頭屋申請文化資產遭駁 卯澳阿吉決心證明修復可行
讓阿吉起心動念決心修復石頭屋的原因,要從隔壁村的馬崗說起。
馬崗位於本島極東,清代就有人居住,但多年來居民只有地上權,土地則向地主承租。近幾年有開發公司在此大量購地,導致居民面臨迫遷的危機,百年石頭屋和海女文化岌岌可危。有22戶的馬崗居民希望保留在地生活脈絡,2018年11月,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向新北市政府申請登錄為「聚落建築群」與「歷史建築」,高齡77歲的海女罔市阿嬤更親自到市政府說明。
然而,新北市文資審議委員最終做出不登錄的決定。理由為,「馬崗漁村與東北角各漁村雷同,缺乏個別獨特性;傳統砌石構造之石頭屋及防風浪牆是聚落家屋建築特色,但由於年久失修,又諸多建築改建為新式建築,以致原貌盡失,致該區域全貌協調價值深受影響。」
消息傳回地方,卯澳與馬崗的居民都相當不以為然。
「有多少文資委員真的用心了解這裡的歷史文化?」阿吉說,兩村很多是親戚,自己雖然不住馬崗,也不能置身事外。
「他們講馬崗與其他東北角漁村雷同,事實上,光是卯澳跟馬崗的石頭屋就有所不同。」他說明,馬崗因為風浪更大,石頭屋靠海一側,多有設置防浪牆,卯澳則無。
此外,理由當中的「諸多建築改建為新式建築,以致原貌盡失」,阿吉也不認同。「石頭屋之所以改建,正代表了卯澳、馬崗的居民,不同時代的生活樣貌,且大多石頭屋都只是改建外觀,要恢復石頭屋原貌並不困難。」因此他決定拿自己的家來做示範。
百年石頭屋的前世今生 仿擬古法補土 阿吉終完成心願
「我們家的石頭屋位在卯澳,從日治時期就有登記,可能早在200、300年前就已經存在。」阿吉說,大部分的居民從小就看慣石頭屋,並不會覺得他特別獨特或是漂亮,反而會覺得凹凸不平、有點老舊,家人也為了防止滲水,而在六年前將石頭屋的外牆覆蓋上水泥。
「如果不是去年馬崗的事情,我也不會知道自己的家原來這麼特別。」阿吉強調,在那個沒有機械的年代,要蓋一棟石頭屋並不容易,需要全村的人一起幫忙。
「我的父親以前就是做石頭屋的師傅,他們要到海邊去找大石頭,把它敲成適當大小後再搬回來,搬回來以後還要打磨方正,才能用來建造,每顆石磚都重達數百公斤,必須以人力徒手搬運。」阿吉說,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再蓋出這樣的石頭屋了。
為了修復家裡的石頭屋,他花了半年的時間跟家人溝通,「起先他們也認為幾年前才做水泥,反對再剝除。」但他持續溝通,並保證若修復造成破損、滲水,一定會負責恢復原狀,才取得家人的信任,在上月把石頭屋上的水泥剝除,讓水泥底下原本的石頭牆重見天日。
自掏腰包請師傅、找工法 阿吉:有政府資源會做更好
為了修復石頭屋,他去找三貂角文化三貂角文化發展協會的幫忙,「自己花錢、花時間去請師傅,研究材料跟工法。」他反覆跟師傅討論,並一邊嘗試一邊修正,為了不要傷到石頭,須慢慢的把水泥去除,開始施工後,發現部分牆面用石太細,水泥面一拆,細碎的石頭都會往下掉。因此一邊去除一邊補土。
「石頭跟石頭之間有些縫隙,我們不是用水泥去補,而是用石灰混合海沙、瓊麻,仿擬當年興建石頭屋的方式來修復。」
看到修復好的樣子,阿吉很滿意。但他認為,這些應該是政府要負起責任,來保留的珍貴文化資產,卻被專家學者認為沒有價值,人民只好花錢、花時間自己修復。
「但不是每個家都有這樣的經濟能力,如果有政府的資源來幫忙,一定會更細緻,做得更好。」阿吉說道。
不同於福隆的小漁村 卯澳保留特色終於「被看見」
不只是阿吉家,另一棟兩層樓高的吳家樓仔厝,後代屋主雖已經不住卯澳,但也主動向新北市政府申請「古蹟」文化資產身份,希望藉由政府的力量修復原貌,並將家產貢獻為公益使用,做為在地漁業文化的展示空間,帶動卯澳的地方創生。
經過居民團結抗爭之後,卯澳漁村遊艇港專用區的規劃,於都市計畫委員會上取消,維持原貌,讓海灣可以繼續微笑,而且每到假日遊客熙來攘往,卯澳漁村變得愈來愈熱鬧。遊客直說,這裡有著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風貌,無論是去基隆、福隆,都看不到卯澳這種漁村。
而馬崗目前有兩戶百年石頭屋取得了「歷史建築」的資格,針對「聚落建築群」遭否決,居民認為程序有瑕疵,因而提起行政訴訟,並且在7月2日勝訴。高等行政法院宣判,撤銷文資會議原處分。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黃馨雯呼籲,新北市文化局正視違法瑕疵,不要繼續上訴,讓石頭屋回到暫定古蹟身份,並重新召開文資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