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新聞回顧:能源稅徵不徵? 不徵!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9新聞回顧:能源稅徵不徵? 不徵!

2009年11月20日
整理報導:顧美芬

行政院賦改會研議綠色稅制開徵可行性,因環境稅仍有爭議,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盛和表示,將優先開徵具共識的能源稅與溫室氣體稅,但課徵稅額未定,預計明年立法,最快於2011年實施。

不過,行政院與賦改會看法大不同。賦改會才宣布,2011年起開始課徵能源稅及溫室氣體環境稅(碳稅)。隔天一早行政院院長吳敦義卻立刻出面否決此事,強調沒有時間表。

依賦改會目前的版本,開徵能源稅第十年稅收將可達1647億元,而溫室氣體稅額第十年稅收可達2390億元,合計第十年稅收最多可達4037億元,將會優先用於低收入戶所得補貼,並補貼大眾運輸,再配合取消貨物稅、印花稅及娛樂稅,調降綜所稅及營所稅。在汽柴油的能源稅部分,張盛和強調,以目前價格計算,開徵第十年時,汽柴油每公升將不會突破50元,最高僅會達到日本和韓國去年的價格約46元。

張盛和樂觀表示,開徵綠色稅制將可達到節能、環保和經濟發展等「三重紅利」。對此,雖然工商團體和經濟部均表贊成,但一致認為溫室氣體稅的稅額過高,恐將衝擊產業,因此未能取得共識,對於課徵稅額不排除會再調降。

負責研究綠色稅制的中經院院長蕭代基解釋,研究報告中確實「沒有時間表」,但政府應儘速推動開徵,「不景氣,才是開徵的好時機。」他認為,現在能源價值正位處於低點,若等到景氣復甦後,屆時能源價值只會更高,要開徵恐怕會更困難。

針對賦改會決議推動能源稅與環境稅,工總認為,若沒有配套,恐將造成產業出走潮。工總理事長陳武雄強調,政府推動節能減碳,也必須兼顧產業發展與競爭力,尤應考量中國、日本、南韓等競爭對手國的做法,以降低產業衝擊、兼顧產業競爭力。

由於推動能源稅,受影響產業主要包括紡織業(染整業)、人造纖維業、造紙業、水泥業及鋼鐵業,初估影響就業人口,僅紡織染整業即高達20萬人,若缺少周延的配套措施,陳武雄明確表態,他反對中經院研究的「綠色稅制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