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阿朗壹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困境-阿朗壹

2011年10月24日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葉鎮中

當遙遠的遊客踏上阿塱壹,感受自然的珍貴,紛紛投身保護,但是離阿塱壹最近的居民,卻是堅持開發。從環評過關準備開路,到搶救行動暫訂保留,保護阿塱壹的最後困境,如何讓居民深愛自己的土地...

627困境-阿朗壹

2010年12月,台26線安朔—旭海段,通過環評差異分析,有條件進行開發。2011年1月,屏東縣府緊急將阿塱壹暫訂為「自然地景保護區」,暫緩了開發。

2011年6月,阿塱壹暫訂為「自然地景保護區」,屆滿半年保護期前,一群藝文界人士召開記者會,要求繼續保護阿塱壹的山海自然區域。屏東環盟洪輝祥理事長指出,阿塱壹生態珍貴,當時環評並未調查清楚。

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呼籲政治人物,應該親自體驗阿塱壹的美。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文魯彬則表示,人類必須懂得自然的語言,阿塱壹有著人類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空間。作家張曉風朗讀千年古道阿塱壹的新詩,訴說阿塱壹的美麗。

在藝文界呼籲搶救保留,以及更多人出面搶救下,2011年7月,阿塱壹二度被暫訂為「自然地景保護區」。幾年來,上千遊客走入阿塱壹古道,體會這塊自然土地之美。一群來自中國的環境媒體記者,也來到阿塱壹參訪,體會台灣的環境搶救運動。

踩上礫灘,靜觀海浪,這群遠方的友人,感動阿塱壹的自然美麗,也好奇政府有沒有不要開路的替代方案。他們一踏上阿塱壹,都深愛這塊土地,但是居住最近的居民,世代生活在這裡,卻最希望開發道路。

旭海村以溫泉聞名,村中居住著阿美族人和遷入的外地居民,曾經是一個捕魚務農的小村落,20多年來人口外流,村裡漸漸沒落,居民將開路,當成是村落的發展機會。

在村中,四處可見要求開路的布條,其實仔細追問,相較於開路帶來願景,村民更期待的是擁有溫泉資源。因為在村中,除了公共湯池與私人VILLA接有溫泉水,村民根本分享不到溫泉資源。

資源的匱乏,造成村民生活困頓,因此將開路當成唯一的發展寄託,她們表示,分享溫泉資源,當然比開路更有用,開路彷彿成為一種心理補償。許多環境人士,希望讓旭海村民,看見生態資源的願景。

在旭海村,千里步道協會與東港溪保育協會,一起進入社區,協助成立生態旅遊平台,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希望將保護自然生態,變成一種社區資源。成立之初,多數贊成開路的居民,願意加入生態旅遊平台,學習生態旅遊的觀念,但是對於組織,仍然有著許多疑慮。

推動生態旅遊,保護自然土地,是一個漫長的工作,必須讓村民慢慢理解,慢慢接受。許多居民希望道路開發與生態旅遊並存,但是環境團體希望讓居民知道,阿塱壹是一個山海連貫的完整區域,不只是步行的古道,一旦開路,對於生態系統,就是浩劫。

村落裡,推動生態旅遊開始艱難進行,在村落外,阿塱壹自然區域的生態調查,也寂靜的進行著。

靜宜大學劉烘昌教授,負責潮間帶物種調查,已經在阿塱壹海岸進行將近一年,調查人員常常深夜進入阿塱壹古道,進行生態調查。調查人員除了放置捕蟹籠,收集觀察溪流生物,也會在海岸翻找石頭,觀察紀錄潮間帶生物。洪輝祥成立的綠蠵龜工作室,也會沿岸巡視,尋找綠蠵龜的蹤跡。

調查工作常常從深夜到黎明,海岸映著初現的陽光,但是沒有人喊累,都想為守護阿塱壹貢獻心力。不斷增加的生態資料,除了印證阿塱壹山海區域的價值,未來也是生態旅遊的重要解說資料。

讓生態保護變成社區資源,成為扭轉地方支持開路的轉機,但是更多學界人士出面,呼籲中央政府必須擔起責任,正視海岸保護的問題,共同守護阿塱壹。

2012年1月,阿塱壹的暫定保護期限又將屆滿,居民的開路要求,政府的冷淡漠視,縱使社會已經凝聚一股保護巨浪,一旦開發思維不變,居民依舊缺乏協助,阿塱壹仍然面對著開發破壞的困境。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