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當你我失去餵飽自己的能力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當你我失去餵飽自己的能力

推廌序 

2012年04月29日
作者:陳曉蕾(《剩食》作者)

28歲的莫浩光(綽號「野人」),餓了會去「麥記」撿別人吃剩的薯條:「如果這刻打仗,吃剩的薯條也會有人搶,那打仗時能吃的,為什麼和平時便是骯髒?」

中原地產董事施永青去酒樓飲茶,看見上一圍吃剩的點心,也會拿來吃,甚至跟待應說:「你可以重複再收我錢,只是不要浪費。」

直到何時,大眾才會曉得這兩位「怪人」原來是「智者」?

大自然沒有「垃圾」,漁塘旁邊總是會養一些鴨子,鴨糞可以餵魚,魚肥又可拿去澆菜,收割剩了的青菜,正好餵鴨。唯有人類,才會把吃剩的食物,丟掉、燒掉、甚至埋在堆填區裡,幾十年繼續釋放甲烷。

而本來沒有浪費的自然循環,也淪為惡性:把森林移平飼養更多畜牲、食物生產工業使用大量化學物質、長途運輸耗費更多能源……每一步,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導致氣候變化,結果更多糧食失收。

聯合國估計全世界農業用地的生產力在本世紀衰退近25%,未來人類或許根本沒有可以餵飽自己的能力。

本書作者史都華不但長期撰文批評超市、食品製造工廠,並且還是農夫,農場有豬、小雞和蜜蜂。由於貼近土地,對食物浪費尤其無法容忍,他由超級市場的垃圾桶,一直翻翻翻,直到菜地、牧場、甚至海洋,尋根究底去揭開現在食物生產每個環節出了什麼問題;並且特地訪問日本,探討種種回收廚餘的方法。在我撰寫《剩食》的過程中,這本書是其中一本重要的參考。

史都華指出現況極其荒謬:此刻地球出產的糧食本來可以餵飽所有人,然而一些地區的人飢餓至死,另一些地區,卻想也不想,把多餘的食物隨手丟掉。「解決之道並不是要從有錢人的垃圾桶裡挖出壞掉的蕃茄和腐爛的麵包,寄到窮人家裡。」史都華寫道:「相反的,我認為既然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在同一個全球化糧食市場,那麼當富裕國家購買成噸的食物卻丟進垃圾桶時,就是平白犧牲了原本可以讓貧窮國家溫飽的食糧。」這是巨大的不公義──所以這本書的英文原名,用了頗重的字眼:全球食物醜聞。

史都華亦提出積極的建議,最後一章特地替消費者、父母、政府、超市、食店、漁民、農夫設計行動綱領。他希望發展國家可學到發展中的國家精打細算,減少食物浪費;發展中國家可以學到發展國家的農業技術,餵飽營養不良的人民。

食物不再浪費,那才是大家都能活下去的世界。

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
Waste: Uncovering the Global Food Scandal

作者:特拉姆.史都華(Tristram Stuart)
譯者:李靜怡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0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731983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