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飽台灣陽光與土壤養分的大豆 等著消費者上門補元氣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吸飽台灣陽光與土壤養分的大豆 等著消費者上門補元氣

大豆怎麼了?(下)

2013年10月22日
本報2013年10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一到周末,全台各地幾處小農市集,由農民販售自己種出來、友善土地的農作物。當市面上充斥著99%進口大豆,而且9成是基改大豆之際,不妨到此走訪尋覓本土大豆,吸飽台灣陽光與土壤養分,散發出豆類獨特氣味的大豆,正等著將元氣轉化給消費者。

馬太鞍部落種出本土大豆。

為了維護糧食安全,不少小農,傾一己之力,努力把黃豆種回來。

在苗栗以有機農法種植紅棗的的陳淑慧,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這幾年在苗栗務農、做豆腐,發現大豆絕大多數靠進口,非基改黃豆更是一豆難求。為了堅持做出健康豆腐,於是與農民契作本土無毒大豆,去(2012)年4月29日開始種下第一批大豆,他將這一天稱為「台灣黃豆日」。

陳淑慧種的是台南4號,農民用來種綠肥的品種,習於進口大豆的豆腐店師傅,卻嫌棄台南4號外表不起眼。

即使如此,寧可換掉師傅,陳淑慧堅持種這個品系。他說,台南4號出漿率高,適合台灣的環境。「其實綠肥豆也適合做豆腐。」去(2012)年秋天契作4甲地,生產5噸黃豆,今年再加碼3甲契作田,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為台灣大豆增產。

第一年種出來的大豆,不靠落葉劑乾燥,自然枯萎採收帶有枝葉的大豆,經過日曬,第一年緊急跟喜願商借選豆機器,未來規模夠,打算自己買機器。

便宜大豆無助於台灣農業

陳淑慧契作的有機大豆。

這幾年不少農場嘗試以有機無毒的方式,將大豆種回來,不讓大豆因低廉價格而消失在台灣農地。

一般都認為,像大豆這樣的作物,必須大面積種植利潤比較好。對於平均2~3分地的台灣農戶,乍聽之下,似乎不划算。不過,只要有利可圖,要發展大豆種植產業,有例可循。台灣毛豆種植面積高達8000多公頃,而毛豆和大豆是同一個品種,差別在於早收晚收、錢多錢少。

璞玉自然農場詹武龍直接指出,進口大豆意味著將食物主權交給別人,「政府以休耕補助、老農津貼,花錢叫農民不要生產。」長期下來,農地不種,農田水圳崩壞、農民斷層,在此條件下種大豆是難的。

「各國都想盡辦法保護自己的農業,台灣為了加入WTO,完全不保護農業。」詹武龍認為,進口大豆便宜,不單只因機械耕作這個原因,還有當地政府補貼價格,當台灣完全仰賴進口大豆,價格就操在別人手上了。他期待消費者能理解,為何要種本土大豆,為什麼價格高於進口黃豆,否則最後花大錢也買不到安全的食物。

釋放誘因  雜糧耕作有必要

這樣的想法是有根據的。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表示,站在糧食安全的立場,須考慮國際糧食作物價格,受生質燃料、石油、氣候因素影響,只會走高,不會下跌。以玉米為例,目前是11~14元,政策上是否能將休耕田補助的4萬5000元用來鼓勵種植玉米,收購價格由目前的9元,提高3元,或隨著進口價格調整。

雖然農委會提出活化休耕補助政策,但這一年來,還是很多人種植水稻,原因無他,因為政府保價收購的價格提高了,比種大豆、玉米有誘因。陳吉仲建議,配合市場機制,增加誘因,讓農民願意改變。

台灣農業不可能擴大規模生產,即使擴大生產都比不上美國和澳洲的生產成本,但是小農特色不容忽視。

小農優勢:環境、社會、文化永續

「台灣小農優勢,就是有機農業,並能將農業文化和生產環境連結,消費者不只是買產值,還有生態和文化,這是大規模農企做不到的。」陳吉仲說,有機生產的黑豆醬油,售價200元,比傳統醬油50元來得高,還是有市場、有利潤可圖的。

台大農業經濟研究所教授吳榮杰也表示,國產大豆價格無法與進口大豆競爭,就該朝種植非基改、有機的大豆發展,區隔出市場、創造農業的價值,例如糧食安全、生態保育、文化、景觀等。

不過,一提到有機農產品,普遍給人昂貴的印象,陳吉仲卻認為,有機的價格是市場決定的,若沒有需求是不會有供給的;有機農業處於發展階段,還需要誘因,等產量擴大,價格才有調整的空間。

此外,撇開有機與否不談,進口糧價飆漲是一條不歸路。陳吉仲說,2008年開始的糧價飆漲,玉米10年間從4元漲到14元,一連串反映到飼料、毛豬,以及相關製品,本質上對有錢人影響不大,但對所得最低的20%人口,卻產生嚴重的影響。「價格影響的都是飢餓的人口。」

農經學者無法忽視,農業貢獻絕非每年統計的4700億產值而已;生態、文化、糧食安全等,早就大於這些產值。

「市場機能不是萬能的,由市場引導出來的,可能讓有意義的產業消失。」吳榮杰舉例說,進口農產品30元,自己種要50元,但對社會產生的價值,包括環境保育、生物多樣性、文化價值等等,可能是100元。但是消費者未體會價值,讓50元的產品無法在市場存在,對社會的損失是100元。

為了維護100元的社會價值,去補貼20元,鼓勵好的、友善環境的農法和社會價值,比任由50元的農產品在市場上自生自滅來得好。甚至於補貼在70元以內都划算。

100元不是由生產者得到,而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雨露均霑。

對於農委會一連串的開放措施,吳榮杰質疑主委是否真的了解農業價值。自由經濟區進口國外10元的農產品,加工成100元的產品,然後貼上MIT賣出去,這過程與台灣社會、台灣農業一點關係都沒有。「應該是將台灣10元農產品加值為100元。」

農業的社會價值不能完全依賴市場機制,這時候要政府介入,以補助、獎勵等各種手段,來維護這個價值。吳榮杰說,歐美先進國家,不會因為市場自由化而讓農業消失,而是充分讓非農業部門的人,了解本土農業的重要性,「價值100元不是農民自己講的,而是要透過公聽會、教育宣傳等各種管道,讓社會了解農業生產的多元價值。」這些都不是進口農產品可提供的,好的環境要靠好的農業維護。

這種補貼是一種「交叉承諾」,補貼是因對社會提供相對的好處,是補貼為社會創造的貢獻與價值,而非因為農人可憐、窮,否則只需訴諸社會福利就好了。

過去數十年強調農業的效率,卻對地球造成傷害,吳榮杰說,台灣農業的基礎不適合和大國競爭,土地的利用可以更好,往更廣的層面思考。農委會重視生產,因此獎勵農民種植生產能替代進口的作物,「不過是不是能朝向以農業價值為思考,例如有機、生物多樣性的耕種方式,或重視動物福利的生產;不是種甚麼,而是產生甚麼價值。」

一些社區在推動保育工作,為了生態保育而進行有機生產,可能是其中的解答。其他如林務局的綠色保育標章、花蓮場致力於生物多樣性認證,都讓農地的利用更多元附有價值。(系列報導,2/2,全文完)

大豆備忘錄

店家自費製作非基改黃豆旗幟。台北市大安區一角,幾家早餐店生意鼎盛,其中一家早餐店旁,豎起了一面旗子,註明「本店黃豆全面使用非基因改造」,店家葉小姐表示,客人陸續詢問豆漿使用的大豆是否為基改豆,引起他的好奇,於是詢問糧商,才知道原來有分基改以及非基改豆,糧商表示,非基改豆煮起來比較好,從此他多花1/3的錢,堅持使用非基改大豆。「客人吃得健康比較重要」

雖然改為非基改豆,豆漿價格不變,但顧客增加了2成。葉小姐說,非基改豆漿喝起來很順口,不會澀,沒有雜質,煮出來的豆漿比較白,豆子很乾淨,不像基改豆,水加入會有泡泡冒上來。一般而言,散裝豆製品絕大多數是基改豆製成,為了讓顧客知道使用非基改豆,他花200多元製作了這面旗子。而這樣子的旗子越來越多。生產者、店家以及消費者的認知、覺醒,悄悄的改變大豆的細節。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