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原住民部落點燃復耕的希望,傳統的技術卻不再,這時候農改場成了有力的夥伴。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8個社區、部落,發展的夥伴關係,以永續的有機、生態農法,發展社區與部落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前(29)天研討會,花蓮場邀請8個部落代表現身說法,由部落種植的水稻、雜糧、油料,架構台灣糧食安全模型。
讓農民決定稻米價格
大南澳地區有機農村再生協會,將有機農業「公平」原則徹底實踐,對於農民、工人、加工者、通銷商貿易商、消費者以及其他生物,兼顧平等、尊重、公道,並提供照顧。
張興仁不但是大南澳地區有機農村再生協會總幹事,還是當地長老教會牧師,身為農業門外漢,卻因當地老農的懇託,決定踏入農業,以有機農業為目標,並為辛苦耕種的農民,爭取合理的稻米價格。「牧師米」名號不脛而走。
南澳地區具備有機耕種的條件,居民大多以泰雅族人為主,漢人約占1/4。
張興仁說,之前不了解何以農糧價格如此低廉,也不知道有米蟲、菜蟲的問題,但投入農業後,發現有機資材價格,都是看人定價,讓他感受到農業生產環境的另一個現實。
隨著復耕,當地居民陸續成立協會,接著成立產銷班,負責有機耕作,生產高品質的有機農產品;合作社則訂定收購價及售價,直接建立消費平台;合作社大部分是農民,由農民自己決定農產品的價格,免去剝削。若外地糧商採購,只容許利潤控制在20%以內。
張興仁說,南澳非常適合有機耕種,目前40多公頃土地種植高雄141號壽司米,連日本人吃了都稱讚「米中之米」;另有5.32公頃種植黃豆、筊白筍、紅龍果等作物。除此之外,協會也把握時間營造花海,增加農業價值;也與企業合作推親子日農事體驗,讓農業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
為了維護良好的生產環境,也讓協會意識到相關的環保議題。最近蘇花改善工程在南澳蓋水泥預拌廠,就蓋在水源區,張興仁擔心影響有機農業與環境,立即串聯當地農民,暫時擋下興建工程。
下一輪阿美野菜備忘錄
邦查有機農場負責人蘇秀蓮為了成立有機農場,到教會上有機農業課程,同時上完花蓮場的各種課程;努力學習並沒有白費,現在他在光復鄉成立邦查有機農場,耕地從6分地變成4.4公頃,並且邀請弱勢婦女來耕種。
蘇秀蓮分享了農場管理的經驗,秘訣就是:先學習有機耕種技術再行動以減少風險、以農地租多一點減少租金、不要以賺大錢的心態做有機農業,並且要對環境要友善,以免因利失去土地真實的價值。
這些都是從自己幾次慘痛的教訓學到的經驗,一開始興建的育苗兼聚會所,就是因遇到颱風而被「收走」,逐漸學會因地設置適合的設施。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技術,則抱持開放的態度,樂於分享。「對環境友善的技術應該開放讓每個人學習」農業對蘇秀蓮是最快樂的事情,而且他不斷有工作機會釋出,他說,從事有機農業不需要證照,也不須履歷,只要願意曬太陽、在田裡工作。部落缺乏工作,有機農業提供了工作機會並能永續部落。
與其在家打電腦,蘇秀蓮更愛在田裡磨蹭。「田野環境很美,每天的蟲都不一樣」每天雖有不同的挑戰,他卻甘之如飴。
原住民往往因缺乏資金,不知道怎麼開始。蘇秀蓮建議,從小面積做起、多上農改場的課程,要與農會及鄉公所保持聯繫,資訊流通,資材一定要共同採購降低成本。他特別強調生產計劃的重要性,並且應與行銷同步,才能在種植之前找到消費者。
重視原住民傳統野菜的邦查農場,種植了樹豆、小米、紫背菜、木鱉子、學菜、西洋菜等傳統野菜,同時計畫將野菜的故事、種植以及料理方法記錄下來,作為下一代阿美傳統野菜的備忘錄。
用好油引導族人回家之路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的崙山部落,人口約700人,由布農族及太魯閣族人共同組成。居民務農維生,年輕人口卻不斷往都市尋找工作機會。部落裡35公頃苦茶樹,1970年代政府鼓勵偏鄉地區種植油脂作物所遺留下來的,後因經濟起飛,廉價的黃豆油成為主流,苦茶油產業隨之沒落、任其荒廢。當部落苦思一條給族人回家的路時,決定以復耕苦茶樹、採擷苦茶籽榨油,譜寫部落復興史。
幸運的是,崙山部落當時沒有因改種其他作物而砍除這些樹種,在食用油危機年代,反敗而勝。
茶樹生長在山坡地,採草生栽培法,平時不需要特別照顧;採收期前,先砍草以利果實採收,在每年霜降前一周,居民開始採苦茶果實,集中於教會前廣場,由居民共同剝開果實收集茶籽;之後再將茶籽集中運送到山下烘乾,運回部落,由居民共同出工將茶籽焙炒榨出苦茶油。
過程中學童可參與剝茶籽賺取零用錢,剝茶籽、烘乾、榨油的代工費,則有部落居民分攤。
苦茶油經過沉澱、裝瓶,居民再根據繳交苦茶籽比例,領回苦茶油保管或自行銷售。11月中旬有苦茶油上市,大約農曆年前賣完。從採收到銷售完畢不超過3個月,所有程序都透明化,消費者拿到手的都是新鮮的當季產品。
目前因茶樹樹齡過高,導致結果率差,產量無法突破,每年供不應求。花蓮場逐步協助茶樹更新,並以各種方式,提高茶籽產量。
因為草生栽培的緣故,長期不噴農藥、不用化學肥料,其中14公頃已輕鬆完成有機驗證,也區隔了市面產品。現在提到苦茶油,崙山部落就是優質的代表。陪伴族人復耕的崙山教會牧師溫光亮表示,開滿茶花的部落,引導族人回家之路,這是由苦茶產業帶來的希望,也是部落永續的根基。
部落裡的永續微光
去(2012)年獲得花蓮縣政府登錄為文化景觀的吉哈拉艾,位於富里鄉豐南村,以擁有百年水圳、水梯田等文化景觀著稱,美麗的景觀來自於族人持續不輟的傳統農業。目前水稻耕作近7成是經過慈心基金會認證的有機水稻。
吉拉米代部落工作者藍姆路‧卡造表示,居民除了以農業維生,也希望恢復過去的生態景象,因此在1990年初就陸續投入有機農業耕作;不過族人也察覺,有機農業允許處理害蟲的資材,也會傷害到一部份水田生態物種,並沒有讓水田生態更加豐富。因此他們嘗試以日本人星野氏帶入台灣的綠生農法施作,透過綠生菌改善土壤,又不會破壞農田生態系。
由於生態景觀的恢復以及維護,族人也得以在農忙之餘,發展文化生態之旅。前提是稻米銷售能穩定平衡,目前透過網路行銷,並期待更多族人一起加入。
去年底以好的環境,不靠農業化肥落葉劑種出來的紅豆,讓奇美部落的生態農業打出知名度,今年更上一層,紅豆種得比去年好。族人除了開心,也擔心銷售壓力,在花蓮場研究人員鼓勵下,才開始有客製化的概念,接受預購。
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吳明季表示,奇美部落營造3項主軸,推動轉型有機農業的過程最辛苦,這兩年逐漸看出成效,推動上也比較順利。目前水保局協助水路 修繕,種出花蓮12號「忘憂穀」,紅豆、綠豆、小米也透過農改場教導,族人不斷練習,種出信心。他非常感謝花蓮場,願意把技術人員放到部落陪伴。
港口部落水梯田復育計畫主持人舒米如妮以一張空拍圖,呈現水梯田復耕後,稻田的綠以及海水的藍,相襯下的美感,是老一輩族人30年來最期待看到的景觀。「很多人買地是要種民宿,東海岸的面貌隨之改觀」海稻米的復耕,則讓石梯田成為黃金海岸。
今年海稻米全數賣完,大葉田香草也將加工上市,部落婦女持續編織著輪傘草。但當地仍飽受土地插牌出售的壓力。「一個部落沒有土地,是個空城,還談什麼文化呢」即使如此,舒米如妮仍精神飽滿的計畫明年的種植計畫,原來的藝術家,現已磨練出一身農藝。
生態保育無法脫離農業生產環境,經過一年充滿實驗性質的經營,花蓮光復鄉富興LiPaHak生態農場的農事管理更上軌道,加入農場的農戶有19戶,其中17戶是阿美族人,種植作物縮小為40多種,一半以上為阿美族及在地傳統作物。
農場管理人賴萌宏表示,雖然刻意經營讓野生動物就在農田旁邊,令人驚訝的是,溼地生態豐富,水鳥反而不會干擾農作物。目前讓農民學習填寫田間工作日誌,並嘗試生物防治,適應市場機制,根據消費者反應調整作物。另外,農民也學習接單、配菜、洗菜,今年第二期嚐試種下水稻,未來消費者也有飯可吃。
【相關報導】
【吉哈拉艾】
【奇美部落】
【港口部落】
- 到太平洋岸邊 尋找水梯田的旅途中
- 豐濱水梯田復育 農改場做夥鬥陣
- 港口部落海稻米豐收 醞釀邦查酒文化
- 溼地裡的舞者與老鷹 呼喚人們重回與土地的連結
- 「海稻米」添新品系 水稻混種少病害
- 「海稻米」紀錄片首映 訴說土地難解習題
【富興LiPaHak生態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