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系列】我家也是你家:友善生物多樣性建築 | 環境資訊中心

【Cross系列】我家也是你家:友善生物多樣性建築

2013年12月03日
作者:鳳梨

圖片作者:Kenta Mabuchi,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kentamabuchi/5920306109/,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建築帶給人類舒適的生活,但也助長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流失等威脅人類生存的環境問題。近年來興起的綠建築概念,便是建築對於友善環境的反思;除了主流的節能減碳以外,綠建築也有友善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本文將以台灣的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為例,歸納並介紹建築友善生物多樣性的三大原則:提供大面積且連續的棲地、營造多樣化且低度干擾的棲地、選擇種植多樣化的原生植物。

人類建築錯了嗎?

在開始談建築該如何友善生物多樣性前,我想先介紹建築到底是怎麼變成問題的。自然界中,許多動物也都會建築,牠們利用環境中的材料,創造出較符合自身需求的空間,例如鳥會結巢、蜜蜂會造窩、穿山甲會挖洞,只不過這些建築的規模都較小,影響的範圍大多只在巢穴內部。但有些動物也可以蓋出大規模的建築,將影響力擴及到整個生態系,例如河狸(beaver)會利用木頭及土石蓋水壩,讓鄰近大範圍的森林生態系積水而轉為沼澤生態系,讓自己在大區域內都充滿水棲優勢,並保護自己在水岸邊的巢穴。

人類最初的建築,其實也就像大部分動物一樣小而簡單,只能在當地生態系中隔出一個提供物理保護的小空間,但隨著文明與科技的演進,人類開始建造更多、更高、更廣、更多功能化的建築來滿足也不斷在演進的需求。規模驚人的現代建築,除了依然能改變內部空間的特性外,開始也像河狸築的水壩般,能強力地影響周遭的生態系,只不過影響的結果並不像河狸的水壩一樣可以形成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沼澤生態系。

然而現代建築動輒以水泥設施將大面積的植被與土壤覆蓋,使大部分的生物無法棲息與穿越,同時周遭環境的土壤酸鹼度、光照、風向與溫度…等物理化學因子,也因建築阻擋效應及物質排放而大幅度改變,進而導致附近的生態系結構弱化,生物多樣性也因此大量流失。影響環境本身並不是問題,因為這本來就是人類建築的本意,也是人類求生存與環境必須的互動。只是如果影響環境衍伸的問題將對人類造成更大的威脅,我們沒有道理不做出改變。

綠建築關心生物多樣性流失

值得慶幸的是,建築界的確也有意識到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嚴重問題,並積極地做出改變,包括英國、美國、日本、中國以及台灣等國家發展的綠建築標章與評估系統,都有針對生態環境或生物多樣性的配分,例如由美國建築人學會所設立的綠建築標章LEED,在第一項永續性基地開發指標(Sustainable site)中,就要求基地的選址與規劃必須考量對周遭生態系與生物的不良影響。

而台灣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主導發展的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更以生物多樣性為名設立一獨立的指標,開宗明義地宣示生物多樣性為環保的最高指導原則,應該盡力將其保全。接下來就以EEWH為例,來看看友善生物多樣性綠建築會有什麼考量。EEWH的生物多樣性指標共包含以下六大項評估:

1. 生態綠網
2. 生物移動障礙
3. 小生物棲地
4. 土壤生態
5. 照明光害
6. 植物多樣性。

  • 提供大面積且連續的棲地

因應著建築對生物多樣性最主要的衝擊──棲地流失,前兩項評估旨在維持大面積且連續的棲地。棲地面積的縮減將導致生態系的功能與穩定性下降,並直接使依賴此棲地的生物無法維持穩定可存續的族群量,因此生態綠網評估首先要求建築基地要保留一定比例面積的綠地作為生物棲地,建築物本身也要盡量透過植栽或藤架綠化以擴大生物可以利用的棲地面積。

由於分割的棲地將降低生物族群的基因交流,增加滅絕風險,此項評估也鼓勵基地內的綠地配置盡量不被圍牆、道路及過寬的建築物隔離,同時與基地外的綠地也必須互相連結,以維持基地在地景上成為連續綠帶的一部分。而針對穿越障礙較大的動物,此評估也鼓勵設置涵洞或陸橋供生物安全的移動。生物移動障礙評估則是從另一方面要求,水泥化設施(包括道路或停車場)應依照其特性在內設置各類的綠帶,進一步增加基地內棲地的連結度。

  • 營造多樣化且低度干擾的棲地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圖片網址: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V.A._LanxmeerWetland3_2009.jpg

除了棲地的面積與連結度外,棲地的多樣性與品質也與生物多樣性是否豐富息息相關。因此小生物棲地評估鼓勵建築基地內除了保留的綠地外,依照基地的特性,盡量設置包括水域、綠塊及多孔隙等多類型的棲地供不同的生物棲息,以同時增進基因、物種及生態系的多樣性。

水域方面,此項評估鼓勵基地可提供非水泥化隔離、邊緣平緩且植物豐沛的水域棲地,同時盡量設置生態小島,提供水棲生物(例如水鳥或蛙類)干擾較小的空間。在綠塊方面,可營造大面積且多層次的喬木密林,或少修剪灌溉的自然雜生草地。考量到許多生物會利用非植被的自然孔隙,此項評估也鼓勵建築基地刻意設計有孔隙的生態圍牆,或者在綠地中堆置亂石、枯木、瓦礫為生態小丘供生物棲息。

土壤生態評估則是鼓勵建築保留施工前需移除的表土,養護後再回填以保存原有的土壤生物多樣性(無脊椎動物及微生物),同時鼓勵利用建築物周圍會產生的有機廢物(如廚餘及落葉)堆肥來養護土壤,並且在建地內以有機的概念經營園藝及種植作物,避免藥劑與化學肥料對環境的污染。

當然建築物的運作也會產生如光害、汙水及垃圾等造成棲地劣化的因子,因此生物多樣性指標制定了照明光害評估,要求建築的夜間燈光避免向天空投射,並加裝防眩光的燈罩,以降低光害對夜行性生物(如螢火蟲、蛾類及蝙蝠)的危害。至於汙水與垃圾的影響,EEWH則在健康相關的指標中規範其處理的方式。

  • 選擇種植多樣化的原生植物

現代的建築基地很多都已經喪失大部分的天然植被,需要人工的復育栽植,因此除了鼓勵保留原始植被與老樹外,植物多樣性評估鼓勵該基地內種植喬木及灌木時,要盡量選擇多樣化的物種,不要像以往只挑選易整理或美觀的幾種就大量栽種,以免遭受單一病蟲害或天災的影響。除了木本植物,也可以加入多種類的藤蔓及花草來營造複層的植被,使其更貼近台灣多數區域的植被樣貌,同時加強植群吸碳及保水的生態功能。為避免誤植入侵種植物,此項評估特別鼓勵種植原生植物,另外也可種植誘鳥誘蝶植物,以吸引原生動物棲息利用。

無論規模大小都能友善生物多樣性

以上EEWH提供的生物多樣性評估指標,實務上僅適用於1公頃以上的建築基地,而面積1公頃以下的小建築僅被另一項「綠化量指標」簡單要求基地內的綠化面積與植物種類。所以這是不是代表小建築是否積極友善生物多樣性,對是否獲得綠建築標章的影響比較小? 很遺憾,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是這不代表小建築無法對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運用一樣的法則,你家的屋頂、窗台或牆面都可以規劃成友善生物多樣性的棲地,甚至有機會成為瀕臨絕種生物的重要避難所!

圖片作者:Ron Zanoni,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ronzo-images/2166463921/,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在歐洲,許多都市人家會規畫綠屋頂,雖然一棟房子屋頂能提供的棲地不大,保育成果卻相當豐碩。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巴賽爾(Basel),有許多以蘭花為主的綠屋頂,經調查後發現多樣化的棲地共提供79種甲蟲及40種蜘蛛棲息,其中甚至有13種甲蟲及7種蜘蛛為瀕臨絕種的物種。

而英國倫敦也是綠屋頂盛行的城市,他們的綠屋頂提供蜜蜂、胡蜂、螞蟻、甲蟲及蜘蛛等多樣的無脊椎動物棲息,其中約有10%是在自然野地中非常少見的物種。另外,多樣化的棲地在屋頂也適用,在倫敦有些人會在屋頂堆砌破碎的水泥及磚塊,形成所謂的”棕屋頂”,它提供了許多需要天然碎石棲地的無脊椎動物及美麗的黑紅尾鳥(black redstart)棲息利用。

除了屋頂,窗台也是設計棲地的好地方,就筆者個人在台灣種植柑橘盆栽的經驗,就吸引過無尾鳳蝶及金龜子來產卵,還有許多不知名小蟲來利用。而不容易綠化的牆面或騎樓,如果做些簡單的設計,例如掛設蝙蝠屋或木板,即使在都市地區也有機會讓愛吃蚊子的東亞家蝠及家燕棲息。有時甚至不需要特別營造,某些得天獨厚的建築就能獲得稀有生物的青睞,例如數量稀少的金黃鼠耳蝠會群居於雲林老式房屋的屋樑下,在台灣罕見的霜毛蝠則會群居在新竹市的一根廢棄煙囪內,遇到這種情況時,維持現狀就是友善生物多樣性最好的方式。

只要因地制宜,人人都可以友善生物多樣性

筆者相信無論是都市規劃的政府官員、設計新建築的建築師、準備裝修房子的新婚夫妻還是打算佈置陽台的上班族,都一定能讓建築更友善生物多樣性一些。但不管要怎麼做、做多大的規模都要記得因地制宜這個基本原則,也就是要依照當地生態系的特性及原生生物去設計。這是因為建築主要影響的就是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減少或彌補當地的衝擊會是最迫切的。

況且,不因地制宜的設計反而可能會進一步的破壞原生生物多樣性,例如:為了種植樹木,將當地濕地中的水抽乾填土,導致濕地生物的滅絕;種植或放養外來入侵物種,逸出後會造成更多的破壞。此外,生物有其移動及生存的限制,硬是種植非當地的植物或者營造非本地動物的棲地,可能會導致植物不健康,動物也久久無法播遷至營造的棲地,最後白忙一場。因此建議大家在設計友善生物多樣性措施前,可以先查詢政府及保育團體在當地生物調查報告,或者自行觀察周遭的生態環境,再進行相對應的設計。

本篇文章,主要談論如何能讓建築更友善生物多樣性,但其實生物多樣性也是可以回過頭來加強我們希望建築物提供的健康、節能、舒適等功能。這種生物多樣性對於提升建築物功能的貢獻,我們將在日後的文章為大家介紹。

※本文與BiodiversityX同步刊登

關於BiodiversityX
「BiodiversityX」是一群熱愛、關心生物多樣性的朋友所組成的團隊,時而認真嚴肅,時而天馬行空。團隊的目標是透過分享關於生物多樣性的資訊、議題與點子,同時與大家一起腦力激盪,使生物多樣性與不同的領域、觀念激盪出新的火花,藉此讓更多人在生活周遭發現生物多樣性的蹤跡、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並且在生活中找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下手處,進而重建人與自然間的和諧關係。

※ 「X」即「Cross」,我們將其意表為人類與生物多樣性的交會處是無所不在並息息相關。而BiodiversityX文章將每兩個禮拜於生物多樣性專欄中刊登,告訴您生物多樣性其實就環繞在我們的生活中,請您密切鎖定【Cross】系列文章,期待我們一起從周圍的小細節體驗生物多樣性的奧秘及重要!

【Cross系列】系列文章

【參考資料】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12年版之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
  • 劉庭芬、陳清楠 (2011)。國內外綠建築評估系統比較。
  • 陳玉峰(1998):生態建築。2013年10月15日,取自http://e-info.org.tw/node/11531。 
  • 科技新知教材(LEED)--義守大學。
  • 黃金蝙蝠生態館
  • Introduction: Green Roofs and Biodiversity
環境資訊中心粉絲頁上線囉!邀請您來按讚,讓您更快獲得國內外環境相關訊息,一同守護我們的土地! 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