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急什麼? 彰南產業園區開發農地 農民批「荒唐」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縣長急什麼? 彰南產業園區開發農地 農民批「荒唐」

2014年07月22日
本報2014年7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彰化縣政府主導的「彰南產業園區」,2010年9月通過可行性規劃取得開發許可,即將於今年9月屆滿3年,但因土地徵收不利,未能取得雜項執照或水土保持施工許可,縣府轉而租用台糖位於彰化溪州的水尾農場約98.28公頃,未來64.66公頃可租售給產業。

本案因位於農業區,一旦興建產業園區,未來汙染、用水,都將影響糧食生產,讓當地農民忍無可忍。昨(21日)聚集彰化縣政府前,要求縣政府停止這項「荒唐的」開發,質疑任期只剩下半年的縣長「急什麼」?

反彰南產業園區21日前往彰化縣政府前抗議,要求縣府停止此項荒唐的開發。(攝影:施月英)

糧食安全不容農地流失

根據報導,縣府表示徵收土地早已是工業用地,並非農業用地,但緊鄰農業生產區卻是不爭的事實。農民不希望彰南產業園區影響農業生產,昨(21日)以反彰南產業園區自救會為主的環保團體,前往彰化縣政府抗議,要求縣府停止這項「荒唐的」開發案,高喊「卓伯源縣長你到底在急什麼?」並以行動劇暗諷縣府開發此案背後的利益勾結。

「農村青年返鄉可以說是夢碎彰南」出身溪州的詩人吳晟表示,縣政因徵收不利,轉走承租之旁門走道,逃避內政部監督,不顧台灣糧食危機,眼中只有財團利益,不惜破壞彰南優良農業生產基地。

台灣農村陣線姚量議則指出,台灣農地變更為工業用地情況相當浮濫,農委會應對全國農地做總盤點。

大度堰不開發  水從何處來?

本案每日用水量6,100公噸,縣府表示將取自大度攔河堰,不過大度攔河堰隨著國光石化撤案宣佈不開發,台灣西海岸保育聯盟執行長蔡嘉陽質疑,彰南產業園區根本沒有水源可使用,應要重做環評。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吳麗慧則說,本區域位於水質汙染管制區,同時在彰南產業園區東方約5公里處,為「地下水補注地質敏感區」,每天卻將有255公噸廢水直接澆灌在綠地上,一年下來是93,075公噸,若滲入地下水、或部分蒸發,恐加劇地下水汙染。

此外,工業區廢水經由濁水溪排放至出海口,也將汙染已極度瀕危的台灣白海豚棲息地。

墊高基地應環評  健康風險成疑慮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則指出,本案將向外取土84.9萬立方公尺墊高地基,若依據環評法「開發行為應實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10條第1款第12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但至今未見環評審查。

另外,針對附近居民健康風險部份,彰化醫療界聯盟顧問楊澤民表示,本園區引進橡膠、塑膠製品、綜合性工業等具有汙染性的產業,未來廢棄物也有部分要送往溪州焚化爐燒毀;園區又與焚化爐比鄰,對居民健康之危害會產生「加乘效應」。但開發業者彰化縣政府,並未監測、調查當地的VOC揮發性有機物、各種戴奧辛與重金屬,以及進行健康風險評估。

彰化縣政府隨即發布回應稿表示,彰南產業園區於1998年即開始規劃,並已獲准報編為工業區,土地使用早已為工業區,用地皆為台糖用地,並非一般民有農地;園區平均日需用水量(含民生及產業用水)為6,100公噸,各項用水需求全由自來水公司林內淨水廠供應,並無與農民搶水情形。

圈地蓋工廠  緊鄰農業生產區

而彰南產業園區位於溪州鄉水尾村,緊鄰彰化溪州、埤頭、竹塘與雲林西螺幾個重要的農業生產區,計畫面積約98.28公頃,包括以「產業創新條例」徵收的台糖水尾農場約95.36公頃(約佔總面積97%)。台糖公司直接將該土地劃歸為「業務上無須保留必要之出售土地」,並且以「配合政策確需使用」為名,讓彰化縣政府直接徵收。

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即為文指出,「台灣社會因民間對浮濫圈地的徵收行為日益瞭解,因而反對不當徵收的呼聲日益擴大,於是地方政府的圈地開發行為,紛紛轉向產權單純、取得容易的國有土地。」只是,國有地屬全民所有,台糖公司是土地代管者,難道可以說給就給嗎?

依據彰化縣政府網頁資料,本案環境影響評估差異分析已於2011年取得開發許可,預計2018年完工,2017年起產業可完成進駐建廠作業,並進行營運與生產。

但依「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的規定,申請人必須於3年內取得雜項執照及水土保持施工許可,否則開發許可就失效,因此縣府動作頻頻,似乎意圖規避再進入環境現況差異分析的可能。

彰南產業園區開發的十大爭議

1:本案為新開發案,應重作環境影響評估。
2:溪州為嚴重地層下陷管制區,續抽取地下水。
3:開發已久的彰濱、二林中科土地閒置率高。
4:高污染的橡膠專業園區,難以吸引地方就業機會。
5:台糖特定農業專區變更工業區,糧食自給率再下降!!
6:地下水易補注區域,將澆灌毒廢水!
7:大度堰不開發,何來長期水源?!
8:借土料源沒有環評,如何開發?!
9:罔顧居民健康安全,營運期只做兩年監測。
10:焚化爐為鄰,沒做健康風險評估。

資料來源:反彰南產業園區自救會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