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眼神 | 環境資訊中心
陳健一

尋找眼神

2002年03月26日
作者:陳健一

是一種興味,一種傾向。



表現在眼神,表現在表情,表現在提問。



把孩子帶到戶外,我想搜尋的是帶著傾心於興味的眼神,帶點肅目的表情,以及帶點好奇的提問。



這些動作,將和知識的熱情連繫一起。過去一學期,我帶了天母和樹林的孩子;到訪紅毛城聽十七世紀的海上風雲;在林口的大峽谷關心垃圾的亂倒;也在大溪的河階前,辨識大漢溪流出山谷的歷程...。循著北台灣的土地,我陪著孩子追尋、探索。其間,更想追索的是,孩子帶點熱情的眼神,這樣的眼神可能照映出溪流的感動,可能演繹出知識的熱情,也可能伸展多層次的地景美感...



一路走來,儘管孩子心情愉悅,偶有嬉笑的樂趣,也大都保持傾聽、理解的姿態,但是,屬於地景延伸出來,燃燒著知識熱情的眼神,並不多見。這一點,應該說是令我焦慮的所在。



不是孩子的步調表現不對,而是我的引導技巧仍不夠好,教學環境的佈局不夠成熟,教學觸媒的引伸方式也帶點僵化。



和孩子相處,我試圖啟動孩子內在的熱力。想說的是,這樣企圖啟動熱力的教學方式,表面上只是要孩子說些話,自己說些話,或者要孩子寫些什麼...。事實上,每一次上課,都耗用我大量的想像能力、創造動力,再加上同理心、耐心,以及教材的發展與進行。這樣的教學,我要說,是很傷「心力」的。經常一堂課下來,「情緒」耗用頗多,畢竟,想啟動孩子的思考、感覺及認知動機,自己也要不斷抽動全身,不斷淘出自己的思想和想像...,也因此,每每一堂課下來,心思多少帶點萎頓,情緒也偶有收不回的情形。



原來,教感覺、教想像、教知識的熱情,並不容易,過程更不能簡化。或許應該這樣說,想像、感覺和知識的熱情,不應該是被教的,更是不被形塑的;我選擇的教學路徑,是一條無法彰顯成果的不歸路。



僅管如此,我仍不放棄,帶著教學理想堅持的不放棄。我改變教學方式,調整教學步調,以及教學觸媒展示方式。其間,我把教學視角放在孩子觀點的形成,以及知識熱情的可能上。



課堂間,我進行十分鐘的知識性演說,要孩子試著聽懂、提問、表達看法。野外課,我和孩子進行野外經驗的比較、歸納、類比、演繹等辨證對話,除此,我要孩子們注意觀察事物時的記錄要領,試著用關鍵字,迅速留存支言片語,做為往後延伸思考、想像的憑藉。



接著,我開始搜集,搜集眼神,搜集帶著關心、熱情與專注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