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推動廢水24小時自動監測與連線 2014年底搞定9成工業區廢水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保署推動廢水24小時自動監測與連線 2014年底搞定9成工業區廢水

2014年08月14日
本報2014年8月13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環保署為強化監控全台廢水排放,管制工業區、工廠業者加裝「廢水24小時自動監測與連線傳輸」,密切控管有無偷排廢水,2013年展開第1階段,有35處大型工業區完成,目標2014年底共55家業者設置完畢,掌握全台工業區90%以上水量即時排放情況。

照片提供:環保署

環保署水保處指出,已完成35處大型工業區的設置,如新北產業園區、彰濱工業區、桃園觀音工業區等,監測的項目包括進流的水量,以及放流口的水量、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pH)、導電度、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其他指定項目及影像。截至目前為止,在公家、民間合作下,順利查出4家偷排業者。

環保署指出,第一階段指定許可核准排放量每日1萬立方公尺以上,或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通過且核准排放量達每日2,000立方公尺以上之工業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依規定應於今年7月14日前完成設置,並將監測數據與即時影像傳送至地方環保機關。計有35處工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符合上述標準,並全數於7月14日前已完成設置,總排放水量達每日100萬立方公尺,占工業區排放水量約92%。

環保署也要求至2014年12月底,第二批約55家中型工業區、每日排放水量超過1萬5,000立方公尺的大型事業及發電廠設置必須裝置完成。另外,若有水保法前科的業者,則以嚴苛條件約束,如影響八里挖子尾保護區、釀成「陰陽海」災禍的昇鴻科技,將在廠區內每項設備加裝監控設備。

環保署表示,水質水量自動監測與連線傳輸制度可強化業者自主管理能力、建立污染即時監控及預警應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