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新挑戰 紐國學者:傳統防洪思維行不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氣候變遷新挑戰 紐國學者:傳統防洪思維行不通

2014年10月22日
本報2014年10月22日台北訊,郭叡報導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昨(21)舉辦「韌性城市與洪水風險管理」講座,邀請紐西蘭Waikato大學的伊恩(Iain White)教授分享國外治水經驗。伊恩教授指出,傳統防洪思維已無法解決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問題,唯有增加都市韌性、抵抗力,才是走向未來的唯一解答。

「韌性城市與洪水風險管理」講座

氣候變遷導致雨量加劇 排水系統將不敷使用

伊恩提出英格蘭地區各類型洪災的數據,依來源的不同,可分為河川溪流、地表逕流水、地下水和蓄水設施失效4種類型。數據顯示,2001年至2011年這段期間,水災受災戶持續增加,尤其「蓄水設施失效」造成的水災,2001到2009年的受災戶數皆為零,到了2011年,受災戶數卻一口氣劇增至1,100,000戶。

洪災發生的主因之一,便是人口密度上升造成的都市化。伊恩的報告指出,都市化與未都市化之水文輸送模式的改變,如蒸散量與地下水量的變化,各從原本未都市化的40%、50%,降至25%與32%。減少的部份轉而分散至地表逕流與排水系統,尤其在排水系統部份,佔了降水的43%。

伊恩表示,由此可以合理推測,目前的傳統防災思維與措施已不足以應對越發劇烈的洪患災害。伊恩也認為,在未來瞬時雨量加劇的情況之下,排水系統的負擔將隨之加重,而排水系統的不敷使用,只會讓都市洪患災害更加嚴重。

治水很貴? 先讓防洪回歸「洪水風險管理」

紐西蘭Waikato大學的伊恩(Iain White)教授伊恩指出,目前治水仍以蓋堤防為主要方式,堤防越蓋越高,最後甚至看不到河流了,將人與河流完全「隔離」,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傳統治水傾向使用工程手法來抵抗洪水與減低災害,這樣的方式往往需大量經費,也給民眾「治水很貴」的錯誤印象。

伊恩認為,其實「防洪」應該歸屬「洪災風險管理」,作為其中的一環,只有兼顧防洪、保險、空間規劃、公民責任和韌性技術5個面向,才能有效的因應未來的洪災。

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潘一如也表示,台灣應該將防洪加入都市規劃中,而不是都市計畫已經完成後,才東湊西湊,勉強擠出防洪設施用地。

他指出,國外城市規劃時,除了預留防洪設施用地與排水路線,亦將城市的「綠色成長」列進計劃目標。綠地的增加,除了改善城市景觀與環境,也增加都市透水面積,有助調節水量。

作者

郭叡

喜歡不會太甜的甜點,但更喜歡的還是透過各種有趣好玩的方式解決各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