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再綠化成效驚人 1/6衣索比亞重獲新生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非洲再綠化成效驚人 1/6衣索比亞重獲新生

2014年11月05日
本報2014年11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15年前,衣索匹亞北部Abrha Weatsbha周圍的村落幾乎荒廢。山坡地荒蕪貧瘠,社區被洪水和乾旱摧殘,需要長期的糧食援助,土壤被沖刷殆盡。

但今天,數百萬棵種下的灌木和樹苗已經讓提格雷省Abrha Weatsbha改頭換面。乾涸的井又有了水源,土壤變得健康,村落長出果樹,山坡又變得翠綠。

衣索比亞綠化成功的Bale Mountains。(來源:Davy Demaline)

還「綠」於大地 全世界最乾旱的地方將重獲新生

非洲被砍伐、已經劣化的土地,因樹木和灌木栽種計畫而重現生機。當地農業社群通力合作,讓大片土地暫停放牧、保存水源並種樹,只花了幾年的時間和少許成本就完成驚人的「再綠化」。

現在衣索匹亞有6分之1的土地正在複製這樣的成功經驗,計畫在2030年前再重建1千5百萬公頃。

最具企圖心的目標還有減少土壤侵蝕、促進糧食安全並適應氣候變遷。這些行動預計將讓全世界最乾旱、飢餓的地方大幅增加糧食生產量。

「衣索匹亞和薩赫勒地區大部分的土地,都受到1960至1970年代連續乾旱和過度放牧的影響。這裡雨量明顯減少,人們必須增加灌溉面積,導致薩赫勒地區受到大規模的破壞。但是提格雷省再綠化超過224,000公頃土地的成功經驗顯示,旱地的植被恢復可以是很快速的。提格雷省現在的糧食安全程度遠較10年前好。」華盛頓世界資源研究所研究員Chris Reij說。

不只是種樹 生態農法兼顧休養與收成

單純在旱地種樹並非可靠的綠化方式,而且所費不貲。薩赫勒地區農民改採「生態農法」,一種在同一塊地上同時種植作物和樹木的農法。

在提格雷省,農民社群建造萬里梯田和矮牆,讓雨水留在山坡上;圍起大面積的旱地,讓樹木和植被自然生長,同時大量種植樹苗。

「1990年代早期,提格雷省只要是身強體壯的農民就必須要花3個月勞力挖坑儲水,或是以梯田和石堤的方式防止水快速流下山坡。這些工作後來減少至1年40天,目前1年只需要20天。現在有幾十萬公頃的土地禁止砍伐和放牧,讓土地自然恢復植被,還興建了數萬公里長的土堤和梯田,大多位於陡坡上。」Reij說。

根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中心的報告,尼日這個人口成長全球最快的國家,糧食產出增加了50萬噸,生物多樣性和收入也隨之增加。Reij指出,尼日已經種下2億棵樹,重新綠化5百萬公頃的劣化土地,有如一場寧靜的革命。

布吉納法索有20萬至30萬公頃的土地重新綠化成功,糧食產量每年增加8萬噸,可多養活50萬人。

【參考資料】

※ 本文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