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腎結石調查系列一/水泥進逼綠意退位 公園角色混淆不清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都市腎結石調查系列一/水泥進逼綠意退位 公園角色混淆不清

2001年12月04日
作者:鄭朝陽 (民生報記者)

圖說:公園上方綠意盎然,下面是停車場,滿足了停車需求,卻扼殺了公園的生態機能,取捨的標準值得檢討。「台北市已開發區的透水地表面積比率只有16%,已經到了呼吸困難的地步了!」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林憲德公布最新調查結果,同時警告都市水泥化日趨嚴重,防洪、散熱都更加困難,都市也會愈來愈不適合人居住。



  根據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的統計,計畫要開闢的公園、綠地、廣場、兒童遊樂場共九百九十二處,總面積一千九百零四公頃,已開闢七百三十一處,面積一千二百六十四公頃,平均每位台北市民可享有4.776平方公尺的綠地面積;和法國巴黎的11.8平方公尺、英國倫敦的25.3平方公尺相比,還差一大截。



  面積落於人後,尚能設法迎頭趕上,偏偏我國都市計畫不夠前瞻,導致建築物附設停車位的供給遠不敷汽車成長的速度,都會停車一位難求,讓原本只扮演綠意、休憩、保水與自然循環調節等角色的公園綠地,還要再身兼解決停車需求的重責大任。



  於是,停車場隱身公園綠地之下,外表看來依舊綠意盎然,但地表下兩公尺就是厚厚的水泥層,水下不去也上不來,好像嚴重的「腎結石」,土壤的水分自然循環功能完全喪失。



  「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方案,是腎結石的病因。」早年參與修改這項方案的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環境控制組組長陳瑞鈴,當年在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畫組服務,回憶當時上級堅持要增訂公園、綠地、廣場與學校操場可作立體化多目標使用,准予興建停車場和商場、旅館等設施時,她雖認為不妥,但因停車場用地取得困難,利用公園興建停車場的阻力最小,最後仍拍板定案。



  政策實施至今,陳瑞鈴的工作已轉換為研究都市環境變遷,探討都市熱島效應、洪患等問題時,無不發現都市地表高度水泥化現象,是這些問題的共同病因。問題是,研究歸研究,各項公共建設(如人行道鋪面更新工程)執行時,不是完全漠視,就是選擇逃避。



  「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痛苦抉擇!」營建署都市計畫組科長陳興隆相當清楚該方案的制定背景,面對遲遲無法開闢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光是徵收金額就高達五、六兆元的天文數字,政府等於舉白旗投降,為不讓停車問題惡化下去,只好下猛藥試試看。



  雖然方案中特別強調,公共設施作停車場等多目標使用時「應不得影響原公共設施的機能」,但實際開發時卻出現落差。根據台北市的執行經驗,公園、學校操地場興建停車場,地下開挖率平均為80%,原有樹木全部鏟除外,八成以上的地表幾乎全部水泥化。

隨著時代變遷,公園除了具備最基本的休憩功能外,愈來愈強調防災與生態角色。

「光是談公園綠地的蓄洪功能,有誰評估過?」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理事長郭瓊瑩拋出這個問題,考倒公園主管機關,也凸顯公園綠地作多目標使用的決策過程相當粗糙。

「公園蓋不蓋停車場由停車管理處評估決定,公園處只是配合提供土地而已」雖然身為公園的捍衛者,北市公園處面對公園被徵用作為停車場,卻毫無招架之力;「他們(停管處)左手評估停車需求,右手決定停車場址,球員兼裁判,為了配合政策,我們沒有反抗的餘地!」公園處官員以激動言詞表達不滿,面色卻相當無奈。

除了停車場外,許多不屬於公園的水泥化建設都一一「塞」到公園內;例如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已在十二個行政區內規畫設置十二處「平民化」的健康休閒中心,設有各式運動設施與游泳池,鼓勵民眾多多運動,用意雖好,卻都挑在既有的中型公園內大興土木;小型的鄰里公園則因應社區民意的要求,健康步道、涼亭、溜冰場、籃球場等設施一應俱全;行政院甚至立法獎勵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其中一項就是利用新開闢的公園興建觀光旅館和商場,「水泥進逼、綠意退位,公園的角色也跟著混淆不清」在大學教綠地計畫的郭瓊瑩不免感慨書愈來愈難教了。(200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