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服務於不同環保團體的朋友,同一日跟我說要離開「傷心地」。其中一位慨嘆,「我沒忘記當年面試時組頭問我怎麼想來做。我答他:『我覺得世界不應該是這樣,雖然未必有能力改變,但我想幫到有能力改變世界的人。』今天,這裡已經變成一個遊樂場,我也不想留了。」
當環保組織變成擺爛的玩樂場所,會是怎樣?
這兩三年間,不是每個環保團體都是嬉戲的,但大多走到狹路關口。不說別的,過去大家都頂著道德光環,只有罵人監督別人的份,但近年來,卻不時面對外界手指指、附加兩句「環保膠」的挑戰。
環團近年「少了聲氣」
有挑通眼眉的朋友說,近年環團「少了聲氣」。這個聲氣,意謂倡議(advocacy)的運動能量,這也是環團的氣場。我在1995年當環保記者,當年做倡議的綠色組織,有長春社、綠色力量、地球之友、世界自然基金會等,還有一年後落戶香港的綠色和平。前四者人強馬壯,關注議題層面廣,主事者大都獲委任加入政府與環保相關的諮詢委員會,故稱為「四大環團」。
「四大環團」代表在1995年的環境問題諮詢委員會上當過攔路虎,指臨時機場管理局的環評報告無法有效保障中華白海豚, 首次否決機場發展項目,成為一時佳話。由於諮詢委員會成員,可掌握第一手的政策信息,若善加利用,與所屬環保組織裡應外合,能發揮更大的運動能量。
攔路虎棄守陣地
差不多20年後的今日,這些環團大哥大的資源更充裕,正職員工更多,年收入總計超過一億港元。推動環保的形式很多, 按各自的專長擺位分工無可厚非。然而,在當下的環保挑戰下,綠色團體理應有能力及資源,投放更多在倡議的關節。奈何在現實上,倡議的比重及能量不成比例地萎縮,有團體甚至棄守這重要陣地。
即使是諮詢委員會,既因為環團代表僅佔少數,加上不少代表無心倡議,又或者在委員會待得太久,思維上愈來愈傾向建制,聲勢就更弱了。除環諮會偶有環團聲音外,你可曾透過傳媒,聽到環團在其他諮詢組織發聲?如城市規劃委員會、能源諮詢委員會、水資源及供水水質事務諮詢委員會、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環境運動委員會等?
撐真普選突破政治潔癖
環保法規無法通過,跟議會中既得利益的阻撓有莫大關係,如果環團連諮詢委員會這個建製過程的關節眼也要棄守,為啥還佔著茅坑?在佔領運動初期,環保和保育界的朋友以個人名義發起聯署,表達對真普選的渴求。這是很了不起的行動,也突破過去政治潔癖的局限。奈何联署行動曇花一現,而且沒有主流環團的領導呼應。
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找來有環保背景的廖秀冬當環保大員,發表過綠色含量高的施政報告。冬姨提出推動廢物收費、 生產者責任法規、規管電廠的污染排放等要求,都是綠色團體引頸以待的政策,怎捨得破口大罵?即使鬧,也是小罵大幫忙。
「鬧」得愈響愈好
壓力團體的強項是「鬧」,鬧是監督政府和企業的重要手段。重視倡議的環團深明media campaign之道,明白鬧的分貝愈高、行動愈出格,愈能引起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因此,遇上在環保上不作為的曾蔭權,和言計其從的環境局長邱騰華,綠色組織鬧得最響,幾乎沒半點包袱。
曾蔭權經歷「省電燈泡」風波一役,不想提早腳痛下台,但凡爭議的政策,拖得就拖。既然主子無要求,邱騰華也犯不著按冬姨的時間表,推行廢物收費等爭議政策。
問責團隊有心無力
問題是,你愈拖,處理污染的壓力愈大。在這個背景下,黃錦星登場。不少人認為黃錦星的問責團隊有心推動環保,但有心不代表夠力,尤其政治形勢大不同:一個無誠信的特首、政府部門內/之間少做少錯的消極阻撓,還有立法會的亂局。政治現實殘酷,既是問責官員,做不到便該接受批評。
只是認清背後的難點後便會明白,這時罵得太狠,除了打擊官員士氣外,甚少正面作用;但不罵,又有失環團的監察功能,結果教不少環團處於兩難。罵與不罵並非二元對立,而是必須拿揑好罵的分寸,但在當下的時局,誰又掌握得好?既要把政策議題搞通透,又要懂得處理當中的政治角力,兼顧政策及政治的角力,難度本來就高,面對未來紛亂的政局,挑戰不言而喻。
化身「環保變色龍」
環團的另一挑戰,是機構管治失效。這幾乎在所有環團都出現過。較壞的情況是,董事會一言堂地以拍腦袋方式定方向、做決定,而董事會則是互相做面子,無法發揮有效領導和製衡的作用,結果導致組織、人事大地震。又或者理事過於靠近建制, 忘了自己的綠色身分,變成「環保變色龍」。
我們期盼的董事職能,當然是制訂出有視野、具遠景的未來想像,而且能交託給有能力的團隊付諸實行。10年後,你預想機構會變成怎個模樣?很抱歉,很少聽到有多少董、理事會有這樣的遠見,即使有,也不知道如何落實推行。我倒記得有環團當家半認真地說過:「做最後一家倒閉關門的環保團體就好。」
最大挑戰非「錢途」
有台灣學者來訪,問香港環保團體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有高層答:「募款」。我過去服務的環保組織屬中型規模,但一年收入,卻抵得上台灣大部分環團的總和。對於我們的挑戰是什麼?我的答覆並非「錢途」,而是缺乏深刻的反省。
想起佔領現場,廢物分類做得有聲有色,自備水瓶運動也沸沸揚揚,這不是環保團體努力要推的嗎,為何偏見不到他們的身影?環保運動並非環保團體的獨家專利;即使不做這些,那可曾把本業做好?再說,綠色團體「佔領」相當多公共資源,理應有更大承擔,這絕對是人們對環團應有的期許。
這其實也是很多民間團體的挑戰。傳統環團要迎向時代的挑戰,就如大象轉身般難。一是要領導有改變的意識,二是有推動改變的能耐。各位環團朋友,你們的團體處於怎樣的狀態中?還是還留戀於安逸的遊樂場?
由下而上才是生路
放眼將來,環團務必不時思考以下問題:
- 現在組織的運作模式和策略定位,能響應本屆政府餘下任期的變局挑戰嗎?
- 長遠一點看,能響應十年後的環境挑戰嗎?舉例說,隨著粵港人流物流急速匯合,區域污染的壓力勢將有增無減,我們沿用針對香港政府和立法會的運動手法,能否獨善其身?如果不能而要加強粵港合作,那兩地的融合矛盾又怎去拆?
- 以「廢物處理」和「汽車廢氣」等傳統分類方法對應污染問題,是跟著問題尾巴走的治標手段。如何正本清源,走出見樹不見林的困窘,處理污染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 「土地正義」、「綠色消費」、「綠色金融」、「區域環保」、「環境負荷量」,可以是未來的策略方向嗎?
- 你們的傳媒團隊,究竟是主力支持倡議和社區工作,抑或隸屬於募款部門?在倡導與募款之間,孰輕孰重?
香港已進入抗命年代,無論採取哪些策略,都應該知道未來推動改革的動力,不再單單由上而下,民間社會的自發自強才是可能的生路。
環保團體不必放棄過去政策倡議的優勢,但務必要多走入社群,紮根社群,讓公眾對議題產生擁有感(ownership),才能壯大行動力。當社區中不斷有你我他營造希望,彼此打氣激勵,而非僅背負絕望悲情上路。有正能量,路才走得穩,走得遠。在未來的日子,我們很需要創造希望。說到底,運動之所以叫運動,是能動員群眾;遠離大眾的那些,只能叫運滯(歹運)。這是過去環保團體的不足,卻也是未來的必修課。
※ 本文原載自 2014年11月30日《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