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6日
摘錄自2015年2月4日大紀元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sites/all/themes/quatro/images/news-default.jpeg)
最新研究發現,鯊魚肉含有高度的金屬成分「汞」,多食會損害人體健康。而魚翅則含有高濃度的「砷」,俗稱砒霜,其害處自然是不言而喻。
這項研究報告發現,在澳洲新南威爾州海岸發現的30條灰色真鯊、鉛色真鯊和大白鯊的纖維組織成分中,有高度的金屬成分,包括對人體有害的「汞」。
南十字星大學(SCU)海洋生態研究中心副教授瑞切爾特-布拉捨特(Amanda Reichelt-Brushett)稱,鯊魚是食物鏈頂端食肉動物,體內自然積累了汞和砷等重金屬。
報告還稱,除了鯊魚肉和魚翅,食客們也應減少食用鯊魚肝臟和魚油,鯊魚肝臟可能有高濃度的甲基汞。而鯊魚體內金屬的濃度根據鯊魚的年齡和性別而有所不同,成年雄性鯊魚體內的金屬含量最高,雌性鯊魚則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