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7日
摘錄自2015年2月16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每年農曆春節前,是中國農產品走私來台的高峰,不過,海巡署2014年農產品緝私總量卻創新低,僅為2013年的2成、2008年的6/1000。
農民質疑,緝私總量雖銳減,中國農產品仍充斥市面,不是走私沒了,而是馬政府傾中「放水」,打擊台灣農民。
對於海巡署3年來從未查到中國茶,台灣茶農自救會執行長陳聰鑑嗆說,市面上的中國茶「要多少、有多少」,他可以立刻找給馬政府看。現在的茶飲料多是由中國茶葉沖泡,他研判1天至少有2貨櫃、6萬台斤的中國茶假冒第三地來台。由於中國茶充斥,已使台灣的茶菁價格崩跌,每台斤從80到100元下滑到2、30元。
台灣香菇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宗明估計,市場上中國香菇的數量是海巡署查獲的幾10倍,菇農每年因此損失至少2億元。他強調,最嚴重的是,中國香菇「以合法掩護非法」,透過越南中轉,越南並未盛產香菇,但台灣2013年從越南進口215公噸,這些香菇被農糧署鑑定為中國香菇,海關卻執意放行。
台灣蒜農協會理事長林俊甫表示,每年農曆年前到清明節後,是台灣蒜頭青黃不接的時期,最怕中國蒜利用此時走私。去年因盛產,台灣蒜價崩盤,海巡才抓不到走私蒜,但2015年契作價已開出每公斤25元,比2014年好上一倍,呼籲海巡署2015年一定要嚴格緝私,否則蒜農又會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