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明湖重開放 原民抗議付費制「就像回家要繳錢」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嘉明湖重開放 原民抗議付費制「就像回家要繳錢」

2015年04月02日
本報2015年4月2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

嘉明湖國家步道昨(1日)重新開放,同時實施總量管制和付費機制。但當地布農族人認為,該地為部落傳統領域,林務局決策前並未先與部落溝通,如今採收費制,對他們來說就像回家還要付錢一樣,族人難以接受。

為表達抗議,1日當天,包括利稻部落牧師余進仁、伊藍明基努安、台東大學教授劉炯錫及學生等23人,即準備入山返回傳統領域、宣示主權。23人中有5人非原民,按照規定繳費;其餘18人則拒絕登記和付費,警方與林務局人員則先錄影存證。

嘉明湖4/1重新開放,收費、共管新制仍未與取得當地部落信任;攝影:沈瑞筠。

強調傳統領域主權  政府不應收費

聯合報報導,牧師余進仁表示,他連續3次衝撞規定,是為了喚醒族人對傳統領域的主權意識,傳承高山文化。這次帶著春假返鄉青年進入向陽、嘉明湖山屋,除了宣示布農人傳統領域主權,同時也要學習山林倫理、登山呼吸行進、背負要領、山川地理、認識動植物文化及傳承神話傳說。

而伊藍明基努安說,原住民回傳統領域就等於回家,政府收費於情於理都不合。對此,台東林管處表示,法令存在時,所有人都該遵守,政府不會反對原住民返傳統領域重建傳統,若有爭議,可透過立法解決。

取消床位、當天來回  布農揹工嘆制度害人

由於過去嘉明湖遊人如織,造成高山環境不堪負荷。新制採總量管制,需先購得床位,但床位抽籤要求每個隊伍包含嚮導最多只能6人,而揹工須和隊伍一起抽籤,住宿費用自行吸收。而近年來才有一天4千元及公斤數行情,原民感嘆如此制度等於壓榨了原已不多的薪資。

中央社報載,布農族揹工認為林務局這項制度是要「消滅揹工」,揹工表示,揹工是由旅行社或登山社聘請的工人,視登山前情況聘請,因此根本無法事先決定是否要揹工;再者,很少有4個人的隊伍要請1個嚮導和1個揹工,新制讓山友僱用意願隨之降低。

而揹工除了工作外,也是高山救難和環境維護的第一線人員,更是山老鼠的首要剋星,如果揹工被消滅了,損失的是全民。

聯合報報導也指出,利稻部落布農族人強調,揹工和嚮導工作需要對山林有非常深的認識,才能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希望林務局不要因為收費制度,影響揹工和嚮導的工作權益。

林管處:使用者付費  將與公所建立共管

根據原民台報導,台東林管處表示,住宿費用皆繳回國庫,用在修繕山屋等設施上,以使用者付費概念經營是合理的;而布農族人從事揹工或嚮導也有向遊客收取費用,使用山屋付費也是合理。

自由時報報導,林管處將與海端鄉公所合作建立共管機制,由公所負責組織部落揹工與廚工,設置委員專責辦理,林管處也可居中轉介,新制甫上路,仍有商討改進的空間。公所則表示,過去曾有遊客自聘外地揹工與嚮導,限縮在地人工作機會,日後將與林管處協商共管。

使用者該不該付費?  山友樂觀其成

而對於登嘉明湖國家步道開始收費,中時電子報報導指出,台東縣登山會前理事長林發貴表示,嘉明湖近幾年來人滿為患,對當地動植物生態都會造成衝擊,有必要實施總量管制。

海端鄉長余忠義也認為遠離都市這麼遠的地方,提供方便設施,收費還算合理;他說,鄉公所與林管處發展共管機制,未來包括區園內的垃圾清理,都由鄉公所、部落共同維護,也希望能改善過去遊客過多,造成的住宿亂象。

目前嘉明湖每日開放176人進入,山屋平日收費新台幣300元、假日400元;不過因嘉明湖山屋營地尚未整理完成,目前每日申請人數140人,嘉明湖和向陽避難屋各70人。住宿日前45天~前8天,可上「台灣山林悠遊網」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