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坦承大量農儲糧已不堪食用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國官方坦承大量農儲糧已不堪食用

2015年04月21日
摘錄自2015年4月20日環球時報北京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官媒揭露了中儲糧公司倉庫存糧質量低劣問題,這是中國官方首次承認大量農業儲糧可能已嚴重受損。

中國中央電視台週末播出名為《糧倉「碩鼠」》的報導,暗訪畫面記錄了中國東北中儲糧倉庫官員以折扣價格購買陳糧或低質糧食,在填寫相關文件時卻顯示是按國家規定的價格購買新糧。報導中曝光的糧食已發芽、變色或發霉。政府組織的糧食和棉花拍賣經常流拍,這加劇了外界對於「儲糧的質量已差到無法商用的地步」的質疑。

中國糧食儲備的真實質量將給全球糧價帶來重大影響。若儲糧中大量無法食用,中國將被迫增加進口,從而令國際糧價上升。若儲糧質量好,北京會採取措施降低儲量,將其推向市場,這將讓糧價走低。

中國政府的最低保護價制度已令儲糧數量不斷增加。該制度旨在增加農民收入,鼓勵其種糧積極性。外界估計,中國的棉花和玉米儲備數量約佔全球總儲量的60%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