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複製貼上」的商辦大樓 台鐵鳳山站改建 居民要參與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不要「複製貼上」的商辦大樓 台鐵鳳山站改建 居民要參與

2015年05月20日
本報2015年5月20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建於清末、日治時期的台灣鐵道是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火車站更承載著居民離鄉和返家的情感,不過隨著時代更迭,鐵路改建工程持續進行,各地火車站也隨著鐵道更新而拆除、重建。

鐵路地下化後,配合都市更新,火車站變更為多功能建築體,近年台鐵將車站空間委外經營,以商業利用為主要功能,「火車站就是百貨公司」對通勤旅客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景象。但目前正在進行的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鐵工局將鳳山車站地上建築設計規劃為巨大商用大樓,卻讓鳳山人難以接受。

改建工程進行中,臨時的鳳山火車站。攝影:李育琴。
改建工程進行中,臨時的鳳山火車站。攝影:李育琴。

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預計在2017年底完工通車,整體計畫包含從左營到鳳山的鐵路地下化和站體興建工程,其中鳳山計畫包含原鳳山車站的改建和周遭環境規劃,總經費約176億元。不過,鳳山居民卻對鐵工局和鐵路局未讓民眾參與車站的改建規劃感到不滿。

曹公圳開城市論壇  居民暢談火車站的想像

15日由「鳳山創新前進基地」主辦的戶外城市論壇在曹公圳旁舉行,盼凝聚居民共識,找出鳳山火車站的未來藍圖。這場論壇為針對鳳山車站改建蒐集民眾意見的系列活動之一。

建於1837年的曹公圳,是過去鳳山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和護城河,在高雄市政府的規劃整治下,如今變身成為城市的綠帶走廊,是居民休閒散步的熱門去處。在火車站前的曹公圳畔,上百居民關心著鳳山車站的規劃,共同參與討論。

曹公圳旁的鳳山車站公民論壇。攝影:李育琴。
曹公圳旁的鳳山車站公民論壇。攝影:李育琴。

鳳山創新前進基地理事長楊瑞郎說,鳳山車站的空間規劃是否展現了在地特色、是否包含更多元的議題,例如綠地開放空間和藝文空間等,都是民眾所關心的。

崑山科技大學副教授張曦勻指出,鐵工局在2014年針對鳳山車站的主體建築進行概念徵圖和民眾票選活動,但根據鳳山創新前進基地調查,超過8成民眾不知道鐵工局辦過徵圖和票選活動,也不清楚未來車站的規劃為何。

她表示,行政院核定的鳳山車站樓地板面積高達4萬2千平方公尺,但未來車站空間如何規劃運用,是否考慮居民使用意見,鐵工局卻從未跟居民溝通討論,民眾也無從取得資料,如此重大的公共工程缺乏民眾參與機制。

鐵工局科長曾義探表示,鳳山車站的概念競圖和票選是經過民眾參與投票和專家審議後的結果,未來的細部設計,還需經過市政府都市設計審議的審查意見進行修正,因此目前提供的規劃仍是初步設計圖。

仿松菸?  鳳山車站規劃商辦+文創空間

根據鐵工局提供的細部設計圖,鳳山車站專區除了興建14層樓的商辦大樓,車站內的空間將仿效台北松菸文創大樓的方式,規劃文創空間,提供文創工作者進駐。

不過曾義探指出,此規劃是在概念徵圖時設計者提出的建議,實際如何應用,未來鐵路局將車站大樓委外經營時才能知道。

曾義探強調,鐵路地下化工程將在2017年12月底完工通車,若民眾對車站建築規劃有不同意見,雖不致影響到地下化工程進度,但是恐影響車站週邊發展。

車站不是台鐵自己的事! 高督盟籲傾聽民意

針對鐵工局的回應,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理事長陳銘彬表示,火車站是地區重大公共工程,影響範圍廣,且牽涉到市民生活與在地產業發展,一旦車站興建完成,要改變就非常困難,因此在規劃設計階段納入民眾意見是很重要的。

他質疑鐵工局忽視民眾參與的重要性,若真有心要聽取民眾意見,鐵工局應使用各種方法,不管是辦論壇、做問卷,或是將資訊公佈於網路上供民眾取得,然後蒐集意見都可以。

「車站不是台鐵自己的事,」陳銘彬說,高雄車站能夠做到公民參與完成規劃設計,為什麼鳳山車站不行?他呼籲高雄市都發局做好相關權益者的意見蒐集,並完成鳳山車站的設計準則,讓細部設計呼應民眾和權益相關者的需要。

鳳山文化古城  盼車站帶動文化發展

居住在鳳山的建築師許志誠表示,鳳山車站的歷史比高雄車站還要悠久,是個充滿感情、歷史與記憶的地方。他認為火車站不僅僅只是交通樞紐,同時也承載幾個世代的市民共同的記憶與情感。然而對這麼重大的工程,鳳山人卻一無所知,他呼籲鐵路局應採取補救措施,公開資訊,開放民眾討論車站的使用及定位。

整治後的曹公圳。攝影:李育琴。
整治後的曹公圳。攝影:李育琴。

在縣市合併後,鳳山是高雄市最大區,人口近40萬,在高雄的歷史發展上,鳳山是座重要古城。立委許智傑表示,以鳳山的發展來說,未來要從火車站出發,帶動鳳山文化發展,串起曹公文化、黃埔眷村文化和衛武營的現代文化,並與高雄文化軸線相連。

他指出,未來車站由鐵路局經營,鐵路局應跟鐵工局說明,如何規劃設計對鳳山最好,而車站的規劃應納入地方意見。

在改建工程的軌道上,許多台灣鐵道的歷史建築和記憶陸續遭拆除、抹去,對鳳山居民來說,都市發展腳步不斷前進,卻不能因此丟掉歷史記憶,火車站與城市的文化背景、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鳳山車站重建後的樣貌,不能沒有鳳山特色。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