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與海洋意象(一):海洋 | 環境資訊中心
廖鴻基

海洋與海洋意象(一):海洋

2001年06月08日
演講者:廖鴻基;文字整理:陳雅芬

▲海洋在哪裡?

     海洋在哪裡?閉上眼想一下……直接的聯想是什麼?海洋在地圖上。

  坐火車走北迴線往花蓮,可以看到海。

  海洋在我家旁邊。小時候住在漁村,海就在我家門口。

  海在我想要看到的時候,就會出現。

  海在我家後面。

海洋一直出現在我的生活經驗裡面,小時候住在台東,爺爺每天傍晚都帶我們去海邊散步。覺得我是海洋的女兒,好像我特別習慣在靠海的東部地區來成長,這樣我會長得很好。

不管我心情好還是不好,我都會想去海邊,看海浪,看!這麼漂亮。海是可以抒發情緒、可以靠近的地方。

海是從我家走幾步路就可以到的地方。我沒有體會過沒有海洋的那種感受,覺得身邊就是海,一走出門口就看得到海、海上有船;如果想到海邊走走,幾步路就到了。

海在很高的地方,只要你站高一點,就可以看得到海。

海在我的眼前。我住的地方是只要想看的時候就看得到,非常清楚。我是在海裡面游泳長大的,對於花蓮海岸的變遷感觸良多。

我想,在花蓮或台東長大的孩子,如果不是住在山裡,那麼對海一定會有感覺,你很清楚知道海在哪裡──比如問我海在哪裡,我會手一比:在那裡,就是在那個方向──我們知道海在那個方向,在花蓮這麼小一個城市尤其是這樣,平原很狹窄,一條馬路可能一頭頂著中央山脈、另一頭就頂著太平洋的堤防。我們有太多的記憶、太多的活動,經常都是在海邊,現在回想小時候,記憶最鮮明的都是跟海洋有關的:阿嬤拉著我的手在海邊散步、看日出、撿石頭……都是這樣的印象。

海洋對於我這樣四十幾歲年齡的人來講,是伴隨著生命成長過程的,自己也見証了花蓮海岸那一些變化過程。海洋很親密,少了它會想念它。會聞它的氣味,它有它的味道是我從小就很熟悉的。小時候住在海邊的南濱街,早上四、五點爸媽就帶我們走過堤防,那裡就是海。當兵時在南沙群島,那裡完全是海洋的境界,跟我們這邊完全不一樣,那時候才體會到什麼叫季風、看著太陽或月亮從平靜無痕的海面跳出來…尤其月出時分的海面,那種平靜,月亮升上來……這樣的印象二十年來無法忘懷。

海是生命。海洋伴隨著我們的生命成長。

的確,海不遠。事實上,海的距離並不遠。

▲遙遠的海洋

台灣是個36,000平方公里的大島,四面都是海,只是過去我們眼光好像都看向中原那邊,一直處在「中國」這樣一頂政治的大帽子底下,好像我們是個大陸型國家、我們跟海洋無關。長期的戒嚴也讓我們不容易靠近海洋,以前花蓮的七星潭或海邊到處,下去一會兒,海防阿兵哥就拿槍比著你,不讓人到海邊活動,中秋節晚上到海邊賞個月也許就會有海防來干擾…這些讓我們跟海洋的距離慢慢拉開,甚至很多人(尤其年輕的孩子)沒有機會碰觸到海洋、沒有機會像我們這樣年紀的人一樣有海洋伴隨著生命成長,現在年輕的孩子可能已經失去了「海洋」這個意象。

想一想,其實從台灣的任何一個位置,要到達海邊、或者要看到海洋,都不難,即使像南投是個不傍海的縣份,但只要登過山崚線,在奇萊山往東邊看,就可以看到太平洋。海洋跟我們的關係都很近──卻為什麼又那麼的遙遠?

▲海洋對我們的意義

海洋跟我們到底什麼關係?海洋的存在或不存在跟我們到底有什麼關係?我們去發現海洋又有什麼意義?

海洋就在這裡,想想海邊、想想海浪,不都是我們很熟悉的畫面?住在台灣,很多人有一個習慣是,心情不好時到海邊走走、到海邊散散心。

假如抽乾海水,看看衛星探測下的台灣地形:西邊是淺窄的海床隔著歐亞大陸,東邊是深闊的太平洋海盆看不到邊際。當我們以中國的位置當作中心,那麼台灣的確是一處邊陲;但我們轉頭面向太平洋,會發現台灣成為一個起點,東台灣不是「後山」──這是海洋觀點看到的台灣。

從空中鳥瞰台灣,看見中央山脈主脊走向偏近東部,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很多很多,這是奇蹟般的一座島嶼。「山海台灣」最能形容我們的島:小小個島,山脈這麼高、海洋這麼寬闊這麼深。如果你認同這裡是山海台灣──有山有海才是台灣──那麼缺少了海洋,這個島嶼就不完整,就缺少了一半。海洋跟我們什麼關係?我們要拾回海洋這一半,海洋的精神、海洋的自信,才能夠充份自我定位,山與海加在一起,我們才能夠大步走出去。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