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常見的海膽簡介-魔鬼的眼睛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臺灣常見的海膽簡介-魔鬼的眼睛

2001年07月17日
作者:李坤瑄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助理研究員)

大名鼎鼎的"魔鬼海膽"當我們在海邊戲水或浮潛時,偶而會突然發現水下的岩洞中有一顆發亮的”眼睛”正在”惡狠狠”地瞪著你,令人背脊不禁昇起一股寒意!再仔細一瞧,眼睛的周圍還包圍著一大叢細長的尖刺呢,這就更可怕了!原來這是大名鼎鼎的”魔鬼海膽”。

棘刺尖細且有毒,而且每一枚刺皆由無數的小箭頭所組成魔鬼海膽的正式中文名稱是”刺冠海膽” Diadema setosum (Leske,1778),而那個嚇人的”大眼睛”原來是牠們特殊的排泄構造~肛乳突,肛門就開口在金黃色亮圈的中央,利用這樣的構造,牠們可以將排泄物排放得高一點、遠一點,以免被自己細長的棘刺給卡住。牠們的大棘細長而尖銳,長度可達20公分左右,再加上海水在視覺上的放大作用,常有人宣稱看到比籃球還大的海膽,真是一點都不誇張!由於棘刺尖細且有毒,而且每一枚刺皆由無數的小箭頭所組成,因此對人的殺傷力極大,牠們是潛水人員十分忌憚的危險份子。雖然牠們的棘刺十分危險,但這卻是保命的必要裝備,因為本種的主要食物是海底的大型藻類,如石蓴、紫菜等。刺冠海膽在全省及離島各地的淺海礁岩區都可發現其蹤影,白天大多藏在岩穴中,晚上才會外出攝食。

刺冠海膽的"親戚"環刺棘海膽 Echinothrix calamaris (Pallas,1774)刺冠海膽的”親戚”環刺棘海膽 Echinothrix calamaris (Pallas,1774),具有顏色豔麗的肛乳突,及粗鈍的大棘,牠們的習性及分布與刺冠海膽類似,但是數量較為稀少。本種的大棘上常有黑白相間的環紋,十分易於辨認;雖然大棘末端粗鈍不會刺人,但四周分布著尖細的紅色中棘,殺傷力同樣十足,必須特別留神,不可碰觸。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fnmns.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