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7日
摘錄自2015年9月14日聯合新聞網台中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sites/all/themes/quatro/images/news-default.jpeg)
風光一時的中市文創空間「20號倉庫」,當年主要推手的建築師姜樂靜近日在臉書貼文批「看著20號倉庫年年沈淪,我多麼難過」,她希望台中市府藉推動「綠空鐵道計畫」出面整合,重新打造亞洲藝術基地。
位在台中車站後站的20號倉庫,屬國內創新閒置、鐵道空間再利用的成功範例,一整條紅磚房、倉庫空間,分主展場及8間藝術家工作室,開放給民眾與藝術家互動,但姜樂靜形容「20號倉庫變成傷心火車站」,當年累積的國際知名度已崩壞。
文資局專委專門委員林旭彥說,2014年文化部補助營運團體300多萬元但不見成果,2015年5月已由奧亞數位文創接下經營權,盈虧自負。營運部主任吳東傑說,2016年會修改營運方向,包括擴及亞洲尋覓駐村藝術家、加長工作室開放時間。
台中市文化局文資處長張祐創表示,台中市府已將20號倉庫定為歷史建築,姜樂靜的看法與市府計畫不謀而合,不過因非市府產權,還須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