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遷,除了以科學方式掌握地球氣候模式的變化以外,如何將氣候研究資料應用在實際的政策、社會與生活層面,也需要科學社群介入探討。24日,科技部「氣候變遷調適整合科技研究計畫」(TaiCCAT)展開為期兩天的研討會,數十位科學家齊聚一堂,展現包括水文、海洋、生態與都市計畫方面可供決策參考的研究進程,以及保險產業的應用可能性。
科學做後盾 氣候變遷模式邁向產業實用
長期關注國際氣候變遷研究的中央大學教授李河清解釋,TaiCCAT的研究範疇,類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第二工作小組(WG2),負責彙整出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和自然系統的影響評估、未來的災害風險,以及可能的調適方案。
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副校長劉振榮表示,TaiCCAT希望能將氣候模式研究得出的成果,應用於實際情境,並可驗證氣候模式資料的信賴度;他強調,不管是政策擬定或保險產業相關商機,期許產出成果「一定要有實用性」。
研究團隊分為三個組別:環境組、脆弱度評估組與治理組。環境組呈現包括水患相關氣候變遷衝擊研究、山崩趨勢、都市發展應對降雨與水患影響的關聯性、溼地與海岸生態衝擊等等。環境組的任務主要在釐清氣候變遷在地化的衝擊,套用氣候模型分析未來可能受到的影響。
相對而言,脆弱評估組的任務包括針對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發展一套「支援調適決策工具」,並運用這套工具找出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路徑」,換句話說,便是探討可用的技術或分析工具,來評估衝擊和因應對策是否有效。
環境組分組召集人、海洋大學教授李明安舉例,科學家根據氣候模型,提出今夜、此地會開始變冷,這就是環境組的任務;但氣候變冷是一回事,對不同人來說,感受度如何,是否需要採取因應行動(如添加衣物、或其他防寒措施),則因人而異,這就是脆弱度評估。
TaiCCAT研究團隊分組示意圖。圖片來源:李明安教授簡報檔。
監測、修正、決策、行動 調適路徑需跨部會合作
以實際狀況而言,都市、郊區、沿海地區或溼地,因為物理環境等條件不同,對同樣是降雨強度極端化的氣候變遷情境,便可能有不同的反應。例如中央大學姜壽浩助理教授的研究為〈分析都市發展、降雨條件以及水患發生之關連〉,探討不透水鋪面(ISA)和降雨因素如何作用,造成水患發生,便以台南為研究對象,初步得出分析:都市化程度越高、人工不透水鋪面涵蓋面越大,只要更小的降雨強度,就可能導致水患。
評估組召集人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童慶斌以淺顯的方式解釋何謂「調適路徑」。他以旱災為例,當政府評估未來有缺水危機,決定應增加貯水,便是「決策」;評估之下決定應採用何種行動,例如增加滯洪池,或是雨水貯存,這是「行動計畫」;然而,現實狀況下,執行過程並非從一而終,而是根據監測結果與現實狀況適時修正,這才是「調適路徑」。
目前,脆弱度評估組正著手分析氣候變遷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糧食安全、生態系統、水資源方面的影響,並提出可行的調適路徑。未來希望能與水利署、農委會、環保局、民間單位共同合作,讓「氣候變遷與調適」不再是學術殿堂的研究,或僅是口頭承諾,而是邁向未來的智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