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永續發展峰會27日於紐約結束,更積極的全球永續發展藍圖於焉誕生;接下來各國領袖的工作,是用未來15年的時間專注於實踐這些願景。
各國擬訂永續目標 明年初交作業
任務很清楚,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各國領袖返國後,必須採取相關行政、法律、規範和財務決策,落實全球永續發展議程。每個國家都必須發展出各自的國家指標和實踐計畫。
「最重要的是,接下來的幾個月,各國必須找出達成目標的方法,設定比較基準和指標,以評估他們的努力。」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總裁Yolanda Kakabadse說。
明年3月,各國必須將指標定下來,讓聯合國追蹤全球的進步狀況。
「設定指標意味著在可管理與可顯示進步的事務之間達成微妙的平衡。例如,在終止飢餓的議題上,國家可能偏好以糧食產量作為指標:這個數據是容易取得和測量的。然而,如果以糧食產量作為單一指標,可能無法顯示出土壤健康、基因多樣性、水資源系統健全度、勞工環境、土地可取得性和市場價格等同樣影響糧食安全的議題。」
Kakabadse解釋,「關鍵在於各國的合作,以及確保資料的透明度。」
環境問題彼此扣連 抗氣候變遷成第一要務
短期而言,滿足這些新的全球目標仍需要在巴黎峰會上產出相輔相成的氣候協議。若沒有強而有力、有科學基礎的氣候協議加速減碳,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就難以實現。
「沒有糧食與水資源安全,就沒有經濟安全,而氣候變遷問題尚未解決,則以上三者都會落空。」Kakabadse說。
對抗氣候變遷應,被視為是2030年議程的首要任務。先對抗氣候變遷,方可實現保護海洋、淡水、森林和人類等其他目標。各國領袖必須在巴黎峰會上產出與永續發展目標同樣積極、公平的氣候協議。
新永續發展目標的氣候相關內容,包括大幅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並提升能源效率。此外,也包含富裕國家有責任協助脆弱國家對抗氣候災難,並在2020年前每年籌募1000億美元的綠色氣候基金,支持開發中國家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