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節能減碳新投資 南亞塑膠:重油改天然氣是必然趨勢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產業節能減碳新投資 南亞塑膠:重油改天然氣是必然趨勢

2015年11月23日
本報2015年11月23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今年7月,連續高溫導致用電吃緊,節能減碳變成全民話題,成為眾矢之的的產業界也不好過,7月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將目標為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年排放量50%,碳排放超額的企業將被處以罰鍰,能源局更將目標瞄準能源大用戶,要求能源大用戶必須連續5年節電1%。

向來以成本為考量,品質為優先的產業界,面對節能減碳這個挑戰,有人憂心忡忡,也有人好整以暇。當成本遇上節能,會發生衝突還是帶來新突破?一般住商只要更換LED燈管,就會有不錯的節能成效,但產業節能要做的可不只這些,一切都要先從投資與成本說起。

工業煙囪排放溫室氣體。圖片來源:Ian Britton(CC BY-NC 2.0)

在節能減碳的壓力下,企業不得不朝向汰換生產設備改變,當成本遇上節能,會發生衝突還是帶來新突破?示意圖:工業煙囪排放溫室氣體。圖片來源:Ian Britton(CC BY-NC 2.0)

成本兩年內回收  政府政策增加投資意願

對產業界來說,節能代表投資,無論是設備汰舊換新,或是調整製程,資金取得是首要關鍵。其次,就是投資的經濟效益與回收期。科技大廠經理林先生表示,內部在評估節能設備時,主要考慮的是價格跟成效,在2.5至3年內可回收成本的話,投資意願會比較高。

位於嘉義的南亞塑膠新港廠以生產銅箔基板為主,去年將鍋爐燃料從重油改為天然氣。課長簡豔書說,改用天然氣後,有不少好處。除了天然氣成本低,維護容易,省下保養費,再加上燃燒天然氣少了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也不用交空污費了。

依據南亞塑膠新港廠原先的評估,2年內可以回收設備成本,但剛好遇到市場天然氣價格調降,結果不到2年就將投入的設備成本回收了。簡豔書表示,即使天然氣市場價格攀升,比重油還貴,公司還是會使用天然氣。因為使用重油要交空污費,重油燃燒產生的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無法符合現在的環保法規,多重考量下,天然氣是不悔的趨勢。

簡豔書說明,投資節能設備通常是以2年內能回收成本優先,但隨著愈來愈嚴格的空污法規與溫室氣體減量法規,即使要5年才能回收,企業還是願意去投資。

調整製造程序 工業節能挑戰高

一般住家與商業場所主要的耗能在照明與空調,將照明改成LED可以帶來不錯的節電效果。但不少業界表示,這部分已經做過了,產業界要挑戰的是,如何藉由調整製造程序,去挖掘出節省能源的可能。製程調整隨各個公司的產品而異,技術上複雜許多,但效果更勝一籌。

生產玻璃纖維的必成公司採用的方法是,將原本空氣助燃改為純氧燃燒,投入成本是建置氣氧生產設備。必成公司安衛環組副組長竇幼春解釋,這方法的投資成本高,但使用純氧可以提高燃燒效率,節省燃料耗用,同時降低二氧化碳與氮氧化物,減少空污,具有多重效益。公司在二廠改造成功後,一廠與三廠也陸續跟進。

回收冷凝水再使用。 圖片來源:經濟部工業局 修改配管,共用熱水泵,減少耗能。圖片來源:經濟部工業局
回收冷凝水再使用。 圖片來源:經濟部工業局 修改配管,共用熱水泵,減少耗能。圖片來源:經濟部工業局
 
位於林口的南亞塑膠工三廠在去年共提出了53件的專案改善案,其中一案是將切粒機使用冷凍水冷卻水溫,改成為使用冷卻水,經試驗後,產品品質不受影響。這個1000元的小投資,一年內就省下9000元的電費,以及2000公噸的溫室氣體。

製程改善涉及專業與資金,如何每年持續提出新計畫,以及公司是否願意進行更大規模的改善計畫,將是下一個難題。

節能與減碳目標  突破瓶頸創新是希望

經濟部能源局於去年規定,能源大用戶需在未來五年(2015-2019)達成平均每年節電率為1%之節電目標。今年7月,《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中又規定205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減至2005年的50%以下。無論是在節能、或是減碳,產業都面臨艱鉅考驗。目標是否可行,各公司有不同看法。

必成公司不敢大意,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能否達成,持保留態度。相對的,南亞塑膠工三廠資深工程師林漢興則很樂觀。原因在於,2014年工三廠碳排放已經減至2005年的82%,離國家減碳的中期目標只剩2%的些微差距。

林經理也樂觀看待,他以德國巴斯夫公司已在研發超導特性的塗層為例,指出超導技術用於電線電纜可大幅減低電力損耗,評估可行的話,光靠更換電線就可以省下電力。新技術還在持續引進,將會帶來更多節電空間。

不過,林漢興提醒,節能計畫的關鍵在廠長,一般廠長重視的是品質,而非節能,如果廠長對節能計畫不在意的話,將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