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4日
摘錄自2015年12月13日聯合晚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魏國彥表示,世界各國減碳趨勢,國內碳排大戶勢必要先減碳。據統計,我國民國103年碳排放約2.5億噸,其中工業部門約占一半,能源部門約占11%,加上運輸部門的14%,約七成五是在工業及能源、運輸部門,減少大戶碳排量是重要謀題。目前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已通過,未來將對碳排大戶進行溫室氣體登錄、稽核、驗證,如果登錄不實、以多報少,一經查獲將嚴懲重罰。
魏國彥分析,此次巴黎大會就是因窮國的強力主張逼使富國讓步,富國則基於地球升溫幅度快,再節省排碳也沒有多大效用,因此願意基於歷史責任及既存事實,共同設置1000億美元作為減少碳排基金,目前資金到位650億美元。
但魏國彥說,這筆基金台灣「既不用繳錢,也很難申請到」,因為我國非聯合國會員,也非排碳大國,減少碳排基金輪不到我國付,但氣候變遷招致的損害、損失賠償,我國也很難申請到。
魏國彥說,該基金出現,未來國際間勢必會出現「碳一噸多少錢的碳交易市場」,讓各國為排碳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