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不關心氣候變遷? 洪簡廷卉:傳統流失、缺乏參與是關鍵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原住民不關心氣候變遷? 洪簡廷卉:傳統流失、缺乏參與是關鍵

2016年02月24日
本報2016年2月24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氣候變遷加劇帶來災害,居住在山區或海邊的原住民部落首當其衝,例如去年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八八風災重創小林村等,因此常被當做「氣候難民」。不過,國際上的原民族群正逐漸跳脫受害者角色,態度趨向積極。除了強調原民共管、共同參與,將開發負面環境影響降至最低外,他們也呼籲世界,應認同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在氣候適應、減緩的貢獻。

然而在台灣,原民與氣候變遷的關聯還是個新課題,除了政府氣候變遷計畫鮮少提到原民角色外,國內原民對氣候變遷也缺乏共識。對此,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認為,傳統智慧與「新」氣候議題間缺乏連結,傳統文化的流失、以及原民缺乏參與決策的管道,都是有待突破的障礙。

2015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但究竟是天災或是人禍,仍有探討空間。攝影:陳文姿

2015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但究竟是天災或是人禍,原住民與氣候變遷的關係仍值得深究。攝影:陳文姿

氣候變遷不必然是災難  原民傳統智慧蘊含調適之道

無論是氣候變遷直接引起的自然災害,或是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策略所進行的水壩開發、風力發電,原民常是氣候變遷下的受害者。不過,去年底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的洪簡廷卉卻觀察到,雖然抗議的聲音仍在,但近年原民社群的訴求更積極且具體,強調原民應共同參與氣候變遷計畫,並呼籲國際社會承認原民智慧在氣候適應、減緩的積極貢獻。

洪簡廷卉說,無論是透過種子交換維持生物的多樣性,以適應不同的氣候環境;或是春夏耕作,冬季狩獵,在不同環境採用不同的作法,都是千百年來世界各地的原住民一直在做的事,現在這些都被視為氣候變遷調適實際且有效的做法。

而氣候變遷也不必然是災難,台北醫學大學醫文所所長林益仁說,原民看待氣候變遷,並非是絕對的「災害」或「福氣」。以今年襲台的寒害為例,雖有災損,但在原民的觀念裡,下雪可減少病蟲害,帶來豐收,並且淘汰較弱的物種,讓強者更茁壯。

林益仁解釋,理解自然並善用衝擊帶來的改變,就可以看到好處;但是因不了解而去對抗這些變化,就會把這些當作災難。

無論在山上或是海邊,原住民常是面臨環境衝擊的第一線。林益仁反倒認為,這些經驗加上原民敏銳的觀察力,都是未來在減緩或調適氣候變遷的最佳觀察與實驗基地,值得好好記錄與學習。「不把原民智慧當一回事,是我們的很大的損失。」

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攝影:陳文姿

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攝影:陳文姿。

氣候變遷釀災?  「人為因素」多,決策應納入原民意見

相對於多數人把天然災害歸罪於氣候變遷,洪簡廷卉有不同的解讀,「許多災害都是人為造成的」。例如原民受政治壓迫而遷村到危險地區,或是傳統永續觀念受到貨幣經濟挑戰而流失等,背後都是一連串複雜的政治與社會經濟因素,一味歸罪於氣候變遷,反而看不到真正的原因。

解決當前原民的問題,洪簡廷卉認為關鍵在參與。國際間的原民運動從早期反對抗爭,開始出現共管、共同參與的聲音,期望藉著原民加入,讓負面影響降至最小。但在台灣,這樣的管道很有限,原民只能參加說明會,意見也僅供參考,並未從進入決策中。

不過,氣候變遷與原住民的關聯性在台灣很少被注意,不僅原民會中沒有負責氣候變遷的專員,政府也不清楚原民跟氣候變遷的關係。氣候大會的聚會上,政府官員就曾對洪簡廷卉的出席感到意外,並好奇的問:「氣候變遷跟原住民有什麼關係?」

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在巴黎氣候大會發表演講。圖片來源:原住民族電視台

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在巴黎氣候大會發表演講。圖片來源:原住民族電視台

但另一方面來看,原民社群間對氣候變遷的討論也還不多。洪簡廷卉說,雖然許多永續環境的觀念都深植在原民文化中,但如何把這些觀念運用到氣候變遷或環境永續,中間還缺乏連結。許多人把這些知識當成過去的歷史,而未去想它在氣候變遷調適中的意義。

目前,已經有學者與部落青年意識到這點,正努力去恢復舊有文化與知識體系,並促進部落間的對話,但要把這些知識統整成具體意見,去跟政府對話,仍需要時間。

洪簡廷卉說,「我們現在可以提出的回應還不夠完整,我們需要更多對話,不僅是對政府,也要對部落族人,該怎麼看我們自己的環境知識跟我們的宇宙觀?我也在重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