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保育工作是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與傳統醫藥界合作或許可以使海馬市場取得平衡,然而,由於社會及文化差異妨礙了保育工作的發展,早期的保育計劃並未獲得傳統醫藥界的支持,甚至出現不協調的局面。既然海馬還未面臨瀕臨絕種的威脅,也未成為保育工作的主要目標,遂成為雙方展開溝通的新目標。
漁民扮演的角色
漁民是實行新的野生海馬種群管理策略的合適對象。漁民以自給自足的方式,捕捉海馬及其他藥用海洋物種為生,是家庭主要的收入來源。若要解決漁民收入僅敷支出的問題,及確保他們賴以維生的資源供應不絕,便需從中取得平衡。漁民還是注意到確保海馬貿易得以持久進行的需要。
世界首個海馬保育計劃
世界首個海馬保育計劃在一九九五年初於菲律賓中部的漢德默 (Handumon)漁村進行。漁民發現當地捕獲的海馬數量在一九八五年起的十年間下跌了七成。以社區為根據地的保育計劃由溫雅曼博士及當地赫里邦基金會展開,是項計劃有效促使漁民管理其海馬等海洋資源。由於海馬貿易收入佔逾半數漁民家庭入息的大部分,因此他們十分支持海馬保育計劃。再者,日漸惡化的海洋環境導致其他海洋資源大幅減少,因此海馬是漁民未來繼續賴以維生的海洋物種。
漢德默漁民如何協助
漢德默 (Handumon)漁村以海馬保育計劃刺激改善工作,足證漁民抓緊機會改善現況。漁村隨即實行禁捕海洋物種計劃,並能有效監察其進行情況;漁民不會即時售出剛捕捉的雄性懷孕海馬,轉而把海馬送往養殖場飼養,直至小海馬孵出並返回枯竭的礁灘處生長後,漁民才把雄性海馬出售;漁民及其他村民勘察海洋生態系統,記錄工作隊伍提供的漁業分析資料,並種植紅樹;成立核心資源管理小組研究教育、天然資源管理及其他謀生選擇。工作小組的工作範圍擴展至負責管理保和(Bohol)六個省轄行政分區(約有人口十五萬)的沿岸地區,並指望漢德默(Handumon)漁村及其漁民能在當地推動保育工作。
養殖
在漢德默村 (Handumon)及其他村落從事捕撈藥用海洋物種工作的漁民需要尋求其他合適、符合物種持續存活原則及實際的謀生方法。發展小規模簡單水產養殖技術可為漁民提供新的謀生機會,從而減低野生種群因濫捕造成的壓力。然而,現時成功養殖魚類的例子並不多,大部分計劃也是試驗階段。在芸芸發展海馬養殖工作的國家(如南非、菲律賓、中國、印尼、泰國及紐西蘭)中,尚未有報告證實是項工作符合物種持續存活及經濟原則。
改善養殖海馬技術
透過學術、工業及水產貿易研究員的共同努力,預料小規模養殖海馬技術將逐步改善。溫雅曼博士在一九九五年於越南(主要海馬出口國)成立的第二個有關計劃,重點研究小規模及簡單的海馬養殖技術。越南工作隊伍在解決海馬受病毒感染及飲食習慣問題方面取得理想成績。由於有關方面改善海馬養殖場的衛生及提供有機生物予海馬作食糧,海馬的存活機會因此提高,體積比以前增大,壽命也延長。
要持續進行小規模海馬養殖工作,在設定規劃時需考慮生態及社會經濟因素,從而了解漁業情況,及其他謀生選擇是否可行。越南的工作隊伍正跟隨漁民出海視察,鼓勵他們記錄捕魚日期及資料,探測市場供應情況,並在全國收集買賣海馬的數量及售價等資料,以記錄國家的漁業及其貿易情況。由於教育及培訓居民同樣重要,越南的工作隊伍在當地的學校及大學定期舉辦有關海洋環境保護及生態的課程;並提出海洋物種日漸減少及其他可行選擇的討論。
資料來源:野生動植物網 http://www.wow.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