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惹抗爭 環團:都是「生活圈道路計畫」惹的禍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條條大路惹抗爭 環團:都是「生活圈道路計畫」惹的禍

2016年04月27日
本報2016年4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花蓮193線道拓寬、新竹公道三新闢、茄苳交流道聯絡道向東延伸、台南西港東側外環新闢、桃園大園、中壢中興路拓寬、東勢豐原快速道路等道路建設案陸續引發爭議,造成反迫遷、反徵收、反開路等抗爭。27日,地球公民基金會串聯各自救會,直指這些案子並非個案,背後的「佛地魔」是每四年600億的「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缺乏公民參與所致,籲公路總局與營建署出來面對。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花蓮分會理事長鍾寶珠講述193線道拓寬案遭抗爭的理由。攝影:賴品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花蓮分會理事長鍾寶珠講述193線道拓寬案遭抗爭的理由。攝影:賴品瑀。

每四年600億  經費核定過程不透明

地球公民研究員黃靖庭指出,不管是線道、省道,全台各地道路闢建工程的重要經費來源為「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每四年600億的經費,由交通部公路總局審核撥款,負責非都市計畫區的道路建設,市區道路則由內政部營建署審核撥款,負責都市計畫內的道路。

但這600億經費都僅透過營建署與公路總局內審的機制來做核定,核定過程完全不公開、透明,沒有任何公民參與的空間,包括僅以書面審、一次審50多案等狀況,都顯示過份草率、粗糙。

黃靖庭解釋,現有審核撥款方式是由各縣市政府提交欲興建拓寬的道路計畫,經過縣市政府或養護工程處的初審,然後提交給交通部或營建署,由委員會確定核發大量的經費開闢道路。然每一條道路新闢或拓寬,少則千萬,多則數十億,皆在一次會議中憑書面資料審查。

公民參與空間不足  開路定局僅能被動接受

在缺乏公民參與狀況下,開路的公益性、必要性,也往往遭民間質疑。除了如新竹「公道三,沒公道!」反迫遷連線張先生所說,在唯一能參與的公開說明會中,遭徵收者仍處於無法不同意、被動承受後果的任人宰割狀態,只能接受協議價購或展開抗爭兩條路選;立委高潞以用辦公室助理郭雪芬亦指出,當地居民的真實需求也是一味新闢與拓寬道路就能滿足,「也許他們更需要的是妥善的道路養護、大眾運輸接駁、或只是希望砂石車不要開進來」。

台中石岡反徵收聯合自救會發言人傅東森也指出,不乏路拓寬之後,反而更常發生車禍、塞車等憾事,浮濫開路傷害的不只是被徵收戶,當地的常民生活紋理也全面遭改變,這才是更大、卻鮮少獲得注意的影響所在。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花蓮分會理事長鍾寶珠講述193線道拓寬案遭抗爭的理由。攝影:賴品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花蓮分會理事長鍾寶珠講述193線道拓寬案遭抗爭的理由。攝影:賴品瑀。

開路反成炒地暗盤  加深貧富差距

從1980年代的小型工程款等名目,到2009年開始以「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四年600億進行。往往成為地方政治人物用來爭取選民支持的手段。地球公民顧問蔡中岳指出,在「先有路才會富」的舊思維下,打著「建設地方」大旗,反對者往往面對「好不容易爭取到經費、不要阻擋地方的建設」的指責。然這樣的「為了地方好」背後,卻常有民代與財團養地炒地的暗盤在進行著,反而加深了地方的貧富差距。蔡中岳感嘆,也因此相關抗爭總是難以獲得當地立委的聲援,因為早已是結構性的問題。

「造橋鋪路還是功德嗎?」立委陳曼麗提出反思,認為應該檢討此四年600億計畫的必要性,陳曼麗更指出,發展至今,台灣應該效法先進國家,降低硬體建設於國家預算中的比重,例如降至50:50,這點他先前曾與蔡英文有過討論,將來亦會繼續提醒要檢討經常門的規劃。陳曼麗認為,與其繼續浮濫的開路,也應規劃經費挹注在如大眾運輸的改善上。

傅東森補充,台灣的公路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102公尺,高居世界第一,若開路就能解決問題,那台灣應是全球交通狀況最好的地方,但顯然並非如此。

八年爭議十餘案  僅兩案獲檢討

黃靖庭指出,近年來許多的道路抗爭都與這筆「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有關,諸如:宜蘭冬山永安路、花蓮縣道193拓寬案、花蓮稻香吉野驛、台南西港東側外環道路新闢工程(南段)、台中東勢-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工程計畫、新竹市公道三(竹光路延伸銜接至景觀大道)新闢道路工程、新竹市茄苳交流道聯絡道向東延伸工程、桃園大園鄉/中壢市中興路拓寬、桃園中壢市龍岡路拓寬…等,雖反對開闢、拓寬的原因不同,但各地民間團體呼籲公路總局、營建署和各地縣市政府,應檢討審核機制,立即收回爭議案件經費。

「先打開門!」黃靖庭強調,要改善此機制,首要先開放公民參與,打破原有的內審機制,將審查過程攤開太陽下,並落實滾動式檢討機制,因為若看2009至2014年度的檢討結果,有爭議的案子高達十餘件,但僅兩案遭檢討,顯示所謂煞車機制並無發揮功能。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