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縣府「先施工、再審議」 民團籲東港溪舊鐵橋定正式古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抗議縣府「先施工、再審議」 民團籲東港溪舊鐵橋定正式古蹟

2016年05月05日
本報2016年5月5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屏東縣政府在東港溪潮州舊鐵橋上施作自行車道工程,遭地方居民抗議破壞百年文化資產,日前縣府緊急暫定古蹟後,將於明(6)日召開文資審議會,確認鐵橋文資身分。潮州舊鐵橋活化保存聯盟今在舊鐵橋旁召開記者會,找來鐵橋兩端鄉鎮首長、在地居民及鐵道文化協會共同聲明,提出指定正式古蹟、恢復鐵橋原始樣貌,以及建立民眾參與三大訴求。

屏東縣政府即將進行文資審議,潮州舊鐵橋保存活化聯盟及竹田、潮州兩鄉鎮首長站出來呼籲將東港溪舊鐵橋定為正式古蹟。攝影:李育琴

屏東縣政府即將進行文資審議,潮州舊鐵橋保存活化聯盟及竹田、潮州兩鄉鎮首長站出來呼籲將東港溪舊鐵橋定為正式古蹟。攝影:李育琴

批縣府矛盾  「先破壞古蹟,再來審議是否為古蹟!」

潮州舊鐵橋活化保存聯盟表示,三年前因高架化鐵路局要將舊鐵橋拆除時,在地方團體與縣府介入下搶救下來,以做後續保存活化,但是縣府在去年底開始施作自行車道工程,卻破壞建築體結構,且施工細節不透明,經民眾抗議,工程單位更以鐵橋不具文資身分為由,繼續施工,造成現在舊鐵橋面目全非。

潮州在地居民黃美鈴說,舊鐵橋對潮州鎮民、竹田鄉民都有很美的回憶,如今看了都要流淚。她說,「文化要保存不是用嘴巴講的,呼籲縣府將鐵橋定為古蹟。」

東港溪舊鐵橋兩端的竹田和潮州鄉鎮首長也出席記者會,對縣府不尊重地方意見表達不滿。「縣府自己先破壞古蹟,然後再來審議它是不是古蹟!」潮州鎮長洪明江指出縣府荒謬之處。他說,自己雖非文史工作者,也不是歷史學家,「我只知道古蹟的重要,人民記憶的重要,政府沒有權力破壞人民珍貴無價的記憶。」

他批評縣府在發包施作工程前,不與地方知會、討論,也沒有邀請民間團體或鐵道文化專家共同參與。他說,「一個當政者,要向歷史負責,這座橋百年來連結竹田和潮州間鄉民的感情,希望縣府正視這項地方珍貴的資產,指定正式古蹟。」

地方居民拿出2013年拍攝的照片,要求恢復舊鐵橋原貌。攝影:李育琴

地方居民拿出2013年拍攝的照片,要求恢復舊鐵橋原貌。攝影:李育琴

竹田鄉長:發展地方觀光 要先保留珍貴資產

竹田鄉長傅民雄則表示,舊鐵橋1920年啟用至今,即將屆滿百年,本來要與潮州鎮一起討論聯合慶祝活動,卻慘遭縣府工程破壞,讓人無言。他說,「這座橋連結兩地,也連結現在與過去,更連結到未來,是未來要留給子孫的資產,這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

竹田鄉有日治時期全木造車站「竹田驛站」,過去在民眾參與守護下,獲得保留,周邊並規劃成文化、釀造展示園區,是當地知名景點。傅民雄說,地方對於發展文化觀光旅遊有默契,希望以此串聯鄰近鄉鎮共同推廣,而把珍貴的文化資產保留下來,就是最重要的開始。

縣府:規劃自行車道再利用  舊鐵橋才得以保存

屏東縣政府認為,自行車道的施作是舊鐵橋得以保存的理由之一。原本要被拆除的舊鐵橋,縣府從2015年10月開始認養,同時向體育署爭取2500萬元經費施作自行車道,以串連屏東單車國道。

對於施工造成的破壞,縣府表示,只有橋墩紅磚的千分之0.25遭到損壞,目前已依原狀暫時復原,未來也將擬妥長期改善計畫。對於鐵橋的文資審議,縣府表示,希望明天會有完美的結果。

台鐵高架化後,具有古蹟價值的舊鐵橋並未拆除,由縣府認養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台鐵高架化後,具有古蹟價值的舊鐵橋並未拆除,由縣府認養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鐵道文化協會:屏東最有價值的舊鐵橋  不應用意象式保存

縣府有心保存,但是這種「先施工,再審議」的過程,讓民眾十分氣憤。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發言人陳建竹表示,縣府要發展觀光,民眾會支持,但是不是用這種粗糙的方式,欠缺完整規劃。

陳建竹指出,屏東縣最有價值的兩座舊鐵橋,一是下淡水溪鐵橋,另一座就是東港溪舊鐵橋,而下淡水溪鐵橋幾年前因颱風遭大水沖斷,東港溪舊鐵橋是僅存橋墩完整,且還具有連繫功能的鐵橋。

然而東港溪舊鐵橋卻不是古蹟,他批評,縣府不能因為沒有古蹟身分就以為可以大肆作為,甚至用只損壞千分之0.25這種數據愚民。他說,縣府在再利用的過程中,除了破壞兩邊的橋座,把具代表性的鐵軌拆除,打上混凝土,把漂亮的枕木、橋的架構全埋在裡面,鐵橋的顏色、結構都完全變調,只用意象式的保存,未來人們無法了解鐵橋原本的功能。

自行車道施工後,鋪上水泥、鋼板,將珍貴枕木、結構埋住,看不出鐵橋原有的功能。攝影:李育琴

自行車道施工後,鋪上水泥、鋼板,將珍貴枕木、結構埋住,看不出鐵橋原有的功能。攝影:李育琴

事實上,國外將廢線鐵軌與休閒觀光結合的成功案例很多,既能保存鐵道文化資產,也能多元利用平面鐵道的體驗功能,發展觀光,陳建竹說,縣府這種「動工在先、審議在後」的做法,扼殺鐵道文化資產的價值。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