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的台灣環境事件簿——專訪朱淑娟《走一條人少的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新聞背後的台灣環境事件簿——專訪朱淑娟《走一條人少的路》

2016年07月03日
作者:陳文姿(本報記者)

RCA污染、到國光石化、高雄氣爆、日月光污水,每一則環境新聞背後,都有一群環境記者。在這群環境記者中,朱淑娟是特別的。

2009年,朱淑娟離開工作十年的聯合報,成為獨立記者。七年以來,她不屬於任何媒體公司,自己決定報導題材,作品則發表在雜誌上或部落格裡。

表面上,她是犀利、冷靜、批判的新聞評論者,屢屢獲得新聞獎的肯定。但私底下,她說,她會焦慮。因為焦慮,她花更多時間去尋求真相與觀點。

她喜歡報導,非常喜歡,因此,她不曾離開新聞界。她喜歡獨立報導,因為,獨立報導給予她追尋真相的自由,也讓她遇見真實生活在環境污染陰影下的人。這些未曾寫入報導的故事,朱淑娟寫在她的新書《走一條人少的路》裡。以下為本報專訪:

獨立記者朱淑娟以《走一條人少的路》寫下記者與台灣環境事件的故事 攝影:陳文姿

獨立記者朱淑娟以《走一條人少的路》寫下記者與台灣環境事件的故事 攝影:陳文姿

Q:您在主流媒體工作十年,後來成為獨立記者七年,其中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朱:我以前在聯合報負責環境線,主要戰場就在環保署。但環境議題涵蓋很廣,背後牽扯的是更高的國家政策,分屬於不同機關。例如,國土保育、土地徵收是在內政部;水資源、工業、能源屬經濟部;農林漁牧則在農委會。在傳統媒體的分線上,這些分由不同記者負責,我無法跨部會採訪,也不能去到地方現場。

但現在,我可以自由去各部會,站在不同高度去看環境的各個面向,不會只單純站在環保的角度來看整個環境問題。

而去到現場後,最大的差別是看到受害者的面貌。當我們看到新聞上寫「100個人罹癌」時,受害者的面貌是模糊的。但認識他們後,知道他們的年紀、職業、姓名、夢想時,這時才真正理解他們,並且感同身受。同時,也改變了我自己。

Q:您接觸過許多環境議題,那些讓您印象最深刻?

朱: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友達華映廢水污染霄裡溪的事件。過去,我被侷限在環保署時,霄裡溪只是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裡的一條溪。離開聯合報後,我跑去新竹,看到霄裡溪的樣貌,旁邊的居民與溪的關係,這才對霄裡溪有了感覺,也理解它為什麼不應該被污染。

另一個是中科三期,之前看到農民來台北抗議,我無法叫出他們的名字。等我真正站在后里,看他們每天擔心沒有水,擔心廢水污染田地,才感受到他們到台北抗議的心情。

還有後龍科技園區。後龍是我的故鄉,但我是在台北出生長大。因著採訪,第一次自己買車票回後龍灣寶,透過這個案子,我重新找回自己的故鄉。

Q:回顧七年來的獨立記者生涯,可曾想過回到主流媒體,或是離開新聞界嗎?

朱:我一開始心思非常單純。我非常喜歡做記者,喜歡到報社叫我離開,我還是想當記者。所以,我繼續去採訪、去理解、然後寫成報導,放在部落格上。想說三年後,再來看看下一步該怎麼走。

但做了以後卻發現,越做越有趣!嘗到自由的滋味是會上癮的!這才知道,原來記者可以這樣做,不必受報社的框架侷限,完全可依自己的意思去實踐對記者工作的想像。

獨立記者朱淑娟(左二)採訪現場 攝影:陳文姿

獨立記者朱淑娟(左二)採訪現場 攝影:陳文姿

Q:您不僅是記者,更是專欄評論者,必須提出明確的觀點與批判。請問您如何掌握每個議題的爭點?

朱:有人以為,因為我是資深記者,所以對所有議題都很熟悉,並非如此。挑戰議題是困難的,爐渣、美豬、原民狩獵、農地工廠等,新議題層出不窮且脈絡錯雜。我花很多時間研讀資料、訪問專家與當事人。我也有焦慮感,我常不停地思考「這樣寫對嗎?那樣寫對嗎?觀點要放在哪?」

但,做為一個獨立記者,如果只在熟悉、安全的領域裡打轉,不挑戰新議題,久而久之,讀者也會煩膩。記者必須有挑戰新議題的膽識!自信是在一直挑戰中累積得來的。我喜歡挑戰,挑戰更多議題後,視野隨之更高,看事情的觀點才會不同。

Q:本書有兩篇你的長篇報導,分別是關於空污與水議題。為何你寫即時報導之外,還要將報導整理成長篇並出版?

朱:單篇的即時報導,可在事件發生當下發揮即時影響力。就像我寫下林岱樺在「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審查的失信一文,隔天,林岱樺就提出了覆議案。

即時報導傳達的是單一事件與單一觀點,長篇報導則著重事情的起承轉合與連貫。重新檢視與整理後,並補足被遺漏的面向後,事件發展的脈絡會更清楚。這過程像紀錄片,也是為事件留下完整紀錄。

單純的喜歡與堅持  走出這條獨立記者路 

七年前,喜歡報導的朱淑娟,誤打誤撞在這媒體發達的時代,開創出獨立記者的空間。她的耀眼成績激勵著許多想跳脫傳統媒體的人。但七年來,想跳脫的人多,但如她一般自由的獨立記者依舊少之又少。

我追問原因,她笑答,可能是從小的個性有關。雖然不知道前面的狀況是怎樣,先衝去再說。就像高雄氣爆隔天早上,她一聽到氣爆消息,就拿著錢跟信用卡直衝高雄,等跳上高鐵後,才利用搭車的時間查資料跟聯絡當地的人。

走出一條不同的路,或許沒那麼複雜,不過是單純的喜歡與堅持。「我非常喜歡做記者」朱淑娟說。

獨立記者朱淑娟新書「走一條人少的路」翻拍:陳文姿
獨立記者朱淑娟新書「走一條人少的路」
作者: 朱淑娟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