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養豬業面對全球化市場競爭,農委會主委曹啟鴻以「後有追兵」形容豬農處境,他將全力推動沼氣發電,降低成本,並致力改善飼養、經營環境,提升競爭力。
曹啟鴻指出,過去台灣養豬戶依賴美國進口的黃豆和玉米當飼料,後來南美洲盛產,都改自南美洲進口,甚至向南非或巴基斯坦、印度等地購買,市場全球化下,「我們都會買別人便宜的玉米,不能總想著不准別的國家的豬肉進口。」
曹啟鴻很有信心指出,台灣豬肉很好吃,加上多數國人喜歡新鮮的國產溫體豬肉,可買到當天現宰、未經冷凍的,這是本土豬肉的優勢,只要做好安全衛生就能保住消費者的忠誠度,飼養環境要改善,屠宰設備也要現代化、肉品要冷藏設備運輸。政府正規劃補助豬肉攤裝設冷藏設備,但國產豬肉要做到像西班牙那樣,最少還需4到10年。
降低養豬成本則是提升競爭力的另一要素,曹啟鴻舉例,豬農透過再利用廢水沼氣發電,既可減少惡臭和用水,還能降低飼養成本,且預估平均每頭豬飼養成本可減少約250元。但沼氣發電的躉購電價要夠有吸引力,養豬戶才會願意投入,他正努力協調從現行每度3.9元調升至5元,希望7月底前有結果。
農委會也計畫補助購置沼氣發電相關設備,並修法調降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利率至1. 04%,若加上電價調升,預計7年就可回收成本。
口蹄疫則是國內養豬業另一大考驗,曹啟鴻認為當務之急要提高疫苗注射率,保守估計目前國內僅約80%,到2016年底希望拚過90%,2017年達100%,尤其小型養豬戶常捨不得打疫苗或隨便打,容易成為防疫漏洞,將強制施打。
行政院長林全也期盼口蹄疫儘快拔針,但曹啟鴻認為要有縝密作戰計畫,預計先從澎湖起步,檢視抗體、準備哨兵豬,一步步展開,預計2017年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申請成為口蹄疫施打疫苗的非疫區,2018年完全拔針。但2015年才爆發A型口蹄疫的金門仍不會列入申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