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院房舍毀壞 衛福部長林奏延諾「颱風來臨前修好」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樂生院房舍毀壞 衛福部長林奏延諾「颱風來臨前修好」

2016年06月23日
本報2016年6月2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修繕的不只是他們的家,更是子孫的文化資產。」立委林淑芬這麼看待樂生療養院。22日林淑芬與衛福部部長林奏延、立委吳玉琴、林靜儀等人前往樂生院舊院區現勘毀損情況。看到房舍樑柱遭白蟻蛀蝕、甚至屋頂遭颱風吹掀,林奏延當場承諾,將在颱風來臨前修好院民屋舍,並與文化部跨部會協調保存樂生院。

由於近兩年的多場豪大雨,樂生院部分院民居住的平房遭嚴重損壞,在院方表示經費不足的狀況下,院民只好搬遷至其他院舍。擔任立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召委的林淑芬,22日下午找了林奏延、吳玉琴、林靜儀等人現勘。看到部長現身,讓院民與陪伴的樂青喜出望外,領著他們看院內房舍損壞狀況,更為樂生院的保存請命,不只是自己不願意搬離,更因為樂生院是重要的台灣醫療史、公衛史古蹟。

DSC_0898

樂生院民李添培領衛福部部長林奏延、立委林淑芬、吳玉琴、林靜儀等人現勘房舍損壞情況。攝影:賴品瑀。

雖然因為新莊捷運工程,部分院民已搬遷到新大樓,但據樂生院院長賴慧貞報告,目前院民140人中,住在舊院區的尚有22人。這些平均已達79.2歲的院民,表示想在在尊嚴中走完餘生,並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樂生院得到修繕與重建、恢復生氣。

住在「雙愛舍」的李天生展示樑柱遭白蟻蛀蝕的狀況,指出雖然院方已經做過白蟻防治,但屋頂主樑已遭蛀蝕,希望能得到改善。李天生表示,他已經陸續自掏腰包拿出17萬整理屋舍了,但這次希望院方能出手幫忙修屋,卻得到院方沒有錢修理,要請他搬家的回答,但他還是想要住在原居處。「新建舍」更在去年遭颱風掀了屋頂,院民周四郎只好暫時搬到別間房舍。

對此,林奏延當場承諾,會在今年颱風季前,由衛福部挪出一筆經費,先全面盤點舊院區屋況,優先修繕具立即危險、且有院民居住其中者。林奏延表示,非常理解上了年紀的人不願意搬離住習慣的地方,會盡快修好,讓他們回到自己的房舍裡。林奏延更認為,照顧這些院民,也必須要關注他們的情緒。

DSC_0909  2016-06-23_02-01-04

樂生院房舍陸續因白蟻、颱風損壞。攝影:賴品瑀。

樂生院互助特色  立委:將協助做長照示範區

「我走了以後,這裡可以做為長照的社區。」院民藍彩雲這麼說,高齡已83歲,藍彩雲表示還是喜歡舊院舍的環境,習慣每天清晨駕著代步車,在充滿大樹的院舍間呼吸新鮮空氣;反觀新大樓,藍彩雲直說每次去訪友都相當不自在,尤其因患病萎縮的手指,根本無法按電梯。「進去就出不來」,她這麼形容新大樓,進出不便、更讓人失去活力。但院民想要繼續留在舊院舍,面臨了兩大考驗,除了房舍壞損無法住人外,無自理能力者也多因為無法負擔看護費用,只好搬到新大樓。

院民當年遭強制隔離而來到樂生院,卻又因為捷運工程被迫搬到新大樓,遭批為「強迫的機構式住院」,這也是目前長照政策正在檢討的部分。林靜儀認為,樂生院其社區形式、小規模、互助的特性,正是「長照2.0」的理想形式,她將盡力協助讓樂生成為一個長照的示範區。這樣的想法,也與樂青之前早喊出的「長照十年,從樂生開始」的訴求不謀而合。

樂生院「活古蹟」立委要求衛福部、文化部聯手保存  

林淑芬則認為,當年強制隔離這些院生的錯誤,現在的政府應該「擔到底」,不管是院民的醫療需求或是安養環境的維護,都算是應有的補償,這也是轉型正義的一環,且從2008年發佈的「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來看,院民這些要求都是依法有據的。

據賴慧貞的報告,目前樂生院的需求全是由衛福部支應,但樂生院除了照顧現有的院民之外,也是文化資產,正與日本、馬來西亞等全球唯三曾集中隔離漢生病患的院所,聯手申請世界遺產。因此院民、樂青與立委們,都認為文化部也應為樂生院舍的保存與維護出更多力。林淑芬指出,樂生院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活的古蹟」,院民還生活在其中。保存樂生建物,為的不只是這些院民,也是保存台灣的醫療史、公衛史中重要的一個古蹟。

文化部則回應說,在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中,將以十年時間成立「國家漢生病醫療人權園區」,其10.7億的經費中,也包含了房舍的修建計畫。但這個計畫在2000、2013年兩度送審都未獲通過,今年5月重新送了修正版本,目前尚在等待行政院審議。

入口意象計畫和院民記憶差距大 可望重新討論

樂青郭瑾燁協助樂生保留自救會提出訴求,除了要求衛福部與院方依照「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與他們定期溝通討論,以確保醫療與安養權利外,更對重建王字型建築第一進與入口意象的計畫提出新的建議。

這個計畫將由捷運局負責出資與執行,計畫由新北市文化局所決定,要2.84億的經費,從捷運出口架設「人」字型陸橋,通往重建後的王字型建築第一進,也就是原來的大門位置。

DSC_0933

院民與樂青爭取「大平台方案」敗部復活,讓入口的重建比較接近原貌。攝影:賴品瑀。

但是這個陸橋將採取鏤空的方式建造,遭院民批評與原貌相距甚遠,且有安全疑慮。因此自救會又重提台大城鄉所退休教授劉可強所提出的「大平台方案」,也就是將人字型路橋改為回填部分山坡形成一個平台。他們認為,這個方案不但較接近原貌,且回填山坡也可降低捷運工程造成走山的疑慮。

樂青何欣潔指出,雖然在十多年前的討論時遭捷運局以工程不可行、所需經費過高來否定,但既然至今仍未開始進行,是否能重新討論一次。林淑芬則建議先暫停計畫,保留其2.84億的預算,待2014年成立的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籌備小組7月開會時再做決定。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