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國提氣候人權訴訟 殼牌、BP等碳排大戶入列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菲國提氣候人權訴訟 殼牌、BP等碳排大戶入列

2016年08月01日
本報2016年8月1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菲國政府人權事務調查單位「人權委員會」(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of the Philippines , CHR)寄了一份60頁控訴書給殼牌、BP、雪弗龍等47大排碳公司,指控他們的排碳活動已經侵害數百萬菲律賓人享有「生命、糧食、水、衛生、適當居所和自決」的權利,要求他們在45天內回覆。

這將是CHR首次對企業展開正式調查,也是全世界第一個由政府單位提出的氣候人權調查活動。

2013年海燕颱風侵襲菲律賓時,造成滿目瘡痍的景象。攝影:Russell Watkins。

2013年海燕颱風侵襲菲律賓時,造成滿目瘡痍的景象。攝影:Russell Watkins。(CC BY 2.0)

控訴書中指出,這47家公司應對他們在菲律賓境內排放的溫室氣體負責,要求他們說明如何消弭、補償和預防氣候變遷造成的人權損害。

控訴書呼籲這些公司著手調查氣候變遷與海洋酸化造成的人權損害,以及公司是否未負應負責任。

由7000個島嶼組成的菲律賓,是全世界最容易受氣候變遷損害的國家之一。菲國史上最嚴重的四個超級颱風,全都發生在過去10年間,洪水和熱浪越來越嚴重,顯示和人為的全球暖化有關。2013年的海燕颱風造成6000人死亡、65萬人流離失所。

海燕颱風的倖存者和非政府組織合力推動此次的控訴,並獲得3萬1000名菲律賓人的支持。

完整的法律調查行動預計在10月各公司回應後展開。雖然這47家公司被要求參加公聽會,但CHR只能強制其中十間在菲律賓有辦公室的公司出席。不過,如果任何一家公司拒絕配合,CHR有權尋求聯合國協助。

受調查的47間公司清單是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州氣候責任研究所希德(Richard Heede)的研究產生。2013年,希德計算出工業革命以來,90間公司製造了全球2/3的溫室氣體。希德指出,這些公司從2010年至2013年排放了31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佔工業排放總量的22%。

CHR並非法院,無法強制企業減排或罰款。不過,CHR可以提供政府建議,並施加國際壓力,要求股東從碳排大戶撤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