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中秋,舟山路上白色的白千層花謝了,隨之而開起的黃澄澄花朵是台灣欒樹,走在人行道上,小小的黃色花瓣灑落一地,填滿了紅磚上的凹陷紋路,織繪出美麗的圖案。
秋天來了,涼爽的東北風,吹的人是一身舒暢,在這個時節,海上大多數的日子裡通常是白茫茫的浪花,浪花「開」滿整個海面,拍打著彼此,無不充滿了生命力;這時也是阿貴他們出船鏢旗魚的好日子,阿貴是我們在台東做海上鯨豚調查時的船長,他曾在幾年前獲得台東成功漁港的鏢旗魚王呢!他們通常等待著6、7級以上的大浪,在天尚未亮時出港,來回於東海沿岸,為的就是找尋那會浮出水面的旗魚尾鰭,阿貴說白皮旗魚(單價最高的旗魚)的尾鰭浮出海面時,就像刀鋒一樣挺直地劃過海面,頗有一番王者的風範,不像雨傘旗魚的尾鰭會搖搖晃晃地,從他口中,感受到這兩種旗魚在他心中的地位。
在這個東北季風開始盛行的季節(約略在秋末春初)裡,並不適合海上鯨豚調查,因為海況太差了,不易作觀測,而且人也會因為暈船而無法做事。說到暈船一事,就想起當初(1997年)接受周老師指派參與「東海岸鯨類資源調查計畫」時,老師曾問我:「會暈船嗎?」,我的回答是:「在海軍服兵役時曾搭過船,但沒有暈過船。」為的就是讓周老師了解我是可以出海的,也是不想失去這個出海的機會;其實在我心底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那就是我坐的都是交通艇,路程往來於海軍軍港與馬公之間,時程僅約20多分鐘﹍。調查初期,我就深受暈船之苦,當時真是苦不堪言啊!
台灣東部屬於開放性大洋,無較大的海灣屏障,除了在東北季風期間外,夏季的西南季風,也常吹起一片片白花花的浪,使我們無法出港調查,唯有乘著風平浪靜之際,我們才得一機會去探究東海岸鯨豚的神秘面紗。
台東沿海是我們主要的研究區域,此外尚包括綠島、蘭嶼和花蓮石梯海域,綠島位於台東市東方約33公里的太平洋上,面積僅16.2平方公里;蘭嶼則位於台東市東南方90公里處,距綠島約48公里,面積約44.6平方公里,是台灣東岸最大的離島。
台灣東岸海域的海底地形,除了沿岸寬度狹窄的大陸棚(水深200公尺以淺)外,海床在離岸不到10公里即驟降至1000公尺水深,且在離岸幾十公里就續降至3000至5000公尺深度。通過台灣東部並影響著全島氣候的洋流-黑潮(Kuroshio)為北太平洋之西方邊界流(Western Boundary Current),具有強的流速,其沿著北太平洋西側海岸向北流;於夏季,黑潮在台灣南端,其北向流幅約110公里,主軸距離台灣約40公里。黑潮影響著台灣週邊海域的水文與漁業資源;也使東部成為魚類洄游索餌及產卵的海域,形成良好的近海漁場,常見的漁獲如旗魚、鬼頭刀和鮪魚﹍等。
剛開始我們的調查方式,是憑著船長二、三十年的捕魚經驗與印象,拿裡比較有出現海豚的機會我們即前往搜尋鯨豚的蹤跡,船長常說在有「流崁」的地方或在「翻流」的時候,海豚會出現,當時對於這兩個名詞的意義是不清楚的。「流崁」的意思是海底水深突然由深變淺的地點,據台東水產試驗所董秋成船長所述,有些地點可由5-600公尺深突然變淺至2-30公尺的淺礁,在黑潮流速強或東北風吹拂時,都會引起較大的浪花,此現象在台東的三仙台外、東河外、綠島西方和蘭嶼燈塔及其與小蘭嶼之間的海域等處皆可發現。而「翻流」則是在潮水漲到最高潮後,潮水開始退潮到最低潮之間的時間,「翻流」可能會影響到海流的速度;此兩種現象都和海洋環境的變化有關,例如:上升流(upwelling)、海水混合等現象,一般在上升流附近的生物生產量也會比較高,如此就有可能會吸引一些魚或其他海洋生物過來覓食,緊接著體型較大一點的魚也過來吃小魚,而海豚也可能會因為覓食而出現在這裡。的確,在船長的帶領下,我們很少「槓龜」。
第二年開始,我們開始做穿越線調查,作更有系統、更完整的研究,幾年下來,一百多趟的海上經歷,我們了解到不同種類的鯨豚對於棲地會有不同的喜好。前陣子野放的海豚-阿通伯,即是在台東最常見的海豚種類瑞氏海豚(俗稱花紋海豚),在我們所發現的220群鯨豚中,有65群是瑞氏海豚(佔30 %),牠們分布最廣,從北台東的長濱至蘭嶼都有牠們的蹤跡,每次出海調查如果沒有看到海豚,瑞氏海豚就會適時出現,一解我們整天頂著酷暑、在海上搖晃的疲憊。
瑞氏海豚的生態
食:專挑軟的吃
在食物方面,已知瑞氏海豚攝食淺海、大洋性和偶而出現在海底底層的頭足類,甲殼類也是攝食對象,但似乎較喜歡頭足類中的魷魚(squid)這些軟體動物;攝食時間主要在夜間。美國加州Monterey Bay瑞氏海豚數量的波動可能反映在地區性食物或其他環境因子的改變,而造成觀察動物數量的高峰和減少。
而台灣海域的瑞氏海豚呢?據研究海豚食性的台大動物所博士班研究生王明智表示:台灣的瑞氏海豚主要捕食大洋中層浮游性的魷魚,牠們常吃的魷魚種類為武裝魷(Enoploteuthis chunii Ishikawa, 1914),武裝魷體型小,最大外套長10公分,鰭大,菱形;但在夏季期間,南魷(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Lesson, 1830))洄游經過台灣時,瑞氏海豚也會去攝食此種魷魚。
在其他種類的海豚上,如:加州灣南部海域真海豚屬(Delphinus spp.)的分布地點之所以會和鯷魚相似,Hui引用了Evans (1975)對真海豚(D. delphis)的食性報告,報告內容指出在9至翌年1月期間,真海豚的胃內含物中有有62 %都是鯷魚;而鯷魚出現的位置則多在海底地形變化大的海域,因為這種地形會使得海流的混合作用增加且海流的流向變化增大,造成微棲地多樣化,也使得可能的食物變多,進而吸引鯷魚的聚集。所以,食物在哪裡(特殊的海洋環境),也影響著海豚的出現。
衣:穿最美麗、獨特的外衣
剛出生的幼豚約1.2-1.5公尺,成體至少可達3.8公尺,體重達400公斤之記錄。「花紋海豚」顧名思義,為其成體身上有許多白色花紋,大多是其他同種個體所留下的齒痕,也常見與烏賊纏鬥所留下的圓形吸盤疤痕,但其幼體則沒有這些花紋,這些不同的刮痕與深淺不同的體色也是最好的個體辨識,這些圖案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體粗壯,頭鈍,吻不明顯,額隆處有一道明顯縱摺。成體因體表有許多白色刮痕,故呈白或淺灰色,但背鰭、胸鰭及尾鰭為黑色。背鰭高且呈鉤狀,胸鰭長,尖且彎,腹部有錨形白斑。通常無上頜齒,下頜二側各有2-7枚釘狀牙齒,較老個體牙齒磨損嚴重,甚至掉光。
住:家住何處?
瑞氏海豚主要分布於全世界熱帶至暖溫帶海域,主要棲息在大陸棚和大陸斜坡,在美國加州的Montery Bay最常見於海底地形變化大的海域。台灣東海岸常見種類,在台東海域瑞氏海豚的水深分布範圍在72~4031公尺,平均1084公尺,以200-1000公尺最多(52 %),全年可見。偶而地,在淺水近岸處瑞氏海豚也有被發現的紀錄,但是這些顯示覓食時被隔離和可能是擱淺的前兆。瑞氏海豚曾被觀察到出現在水溫7.5℃低的水溫中,在圈養的情況下當水溫低於5℃時則死亡;在台東瑞氏海豚的適溫範圍在22~29.8℃之間,但是在冬季因海況惡劣而無出海調查的紀錄,而漁民在冬季捕魚時卻常可發現牠們,所以牠們出現的水溫應該可以更低。
行:牠們的私生活
獨居或群居 多數群居,在台東海域的瑞氏海豚每群平均隻數為17隻一群,也曾發現過單隻的瑞氏海豚,該隻身軀的白色花紋多,應屬年紀較大之成熟海豚;在國外也曾有報告指出年長的瑞氏海豚會獨自在海中生活;國外最多曾有4000隻的紀錄,在台灣夏季,本地的瑞氏海豚會有較大的群出現,曾紀錄過一群200多隻,並有觀察到許多社交行為,例如,一隻海豚腹部朝上,另一隻會游至其上方許久後才離開,疑似交配動作,還有牠們會相互磨蹭對方身體部位,感覺上此時似乎是牠們的相親大會。
私生活 個性沉穩,台東海域曾紀錄到的行為有浮窺(spyhop)、船首乘浪(bow-riding)、躍身擊浪(breaching)、海面滑行(surfacing)、和全身躍出水面(leap out water);其中船首乘浪的行為在野外的觀察中並不多見;躍身擊浪則多半是年輕的花紋海豚會從事這項行為。
在瑞氏海豚的「私生活」上,和其他鯨豚種類比較起來是比較複雜的,牠們經常會和其他種類的鯨豚一起出現,包括:弗氏海豚、虎鯨、偽虎鯨﹍等,其中,弗氏海豚是瑞氏海豚的兩相好,兩種海豚經常一起出現,在海上的觀察中,還曾看到瑞氏海豚追著弗氏海豚跑呢!為什麼牠們的「感情」這麼好呢?在國外的例子中,東太平洋的飛旋海豚和熱帶斑海豚常被發現在一起,追究其原因,Norris and Dohl (1980b)支持飛旋海豚是為了更安心的休息會去找熱帶斑海豚群,因為熱帶斑海豚群比較起來是較有警覺性的。有三個證據支持此想法:
1.熱帶斑海豚和飛旋海豚覓食習性重疊,但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兩者混群的基礎應不是建立在食物上。
2.在夏威夷海域的實地觀察中,飛旋海豚會於白天在淺水、沙質底質的開放性海灣裡休息,因為在那裡捕食者(天敵,例如:鯊魚)比較容易被偵測到。
3.飛旋海豚去與熱帶斑海豚混群的比例,比熱帶斑海豚去與飛旋海豚混群(association)的比例大約兩倍。這可能是飛旋海豚的發現率(encounter rate)低於熱帶斑海豚的緣故,此也證明了白天的混群對飛旋海豚比熱帶斑海豚來的重要。然而,熱帶斑海豚和飛旋海豚的混群會在下午以後分開,推測其原因是開始在接近天黑時各自去覓食。台東的瑞氏海豚和弗氏海豚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現在還不了解,有待更多的行為觀察與研究。另外,因為常和其他鯨豚混群在一起,瑞氏海豚與瓶鼻海豚的雜交種也曾在圈養與野外都被記錄過。
就在今年的秋天,阿通伯回家了!阿通伯是7月6日擱淺於苗栗通宵的一隻瑞氏海豚,經過兩個多月的復健,於9月8日野放於基隆嶼海域,12天後竟在日本琉球德之島(Tokuno Shima)海域被人發現,消息傳回台灣後,這則阿通伯還活著的消息令所有關心牠的人感到雀悅!在兩地相隔約800多公里遠的距離之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牠出現在那裡?牠的這段歷程又是如何?在一些研究報告指出:決定鯨豚分布的因子,包括海洋物理和生物因子,兩者缺一不可,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下影響著鯨豚的分布。或許我們可以推測阿通伯出現在琉球的種種原因,然而,有些大自然的奧秘,人類是永遠都無法得知的。
來到台北工作和求學已經快四年了,以前在台東的我並無機會接觸到大海的壯闊與美麗,是在台北的這段時間讓我更了解了我們的家。在海上調查初期,台東的海讓我感到陌生,卻又帶著一斯親切,是家的溫暖吧!通常大家都稱呼東部地區為「後山」,台東又被稱為後山的後山,後山的涵義是落後、偏遠的地區,小時候也覺得身為台東人一點榮譽感都沒有。但是,因為沒有受太多政府的「眷顧」,使得台東的美得以保存下來,蔥鬱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湛藍的太平洋,以及生活其中的美麗生物,現在大家稱她是台灣最後的淨土。
過了中秋,舟山路上白色的白千層花謝了,隨之而開起的黃澄澄花朵是台灣欒樹,走在人行道上,小小的黃色花瓣灑落一地,填滿了紅磚上的凹陷紋路,織繪出美麗的圖案。
秋天來了,涼爽的東北風,吹的人是一身舒暢,在這個時節,海上大多數的日子裡通常是白茫茫的浪花,浪花「開」滿整個海面,拍打著彼此,無不充滿了生命力;這時也是阿貴他們出船鏢旗魚的好日子,阿貴是我們在台東做海上鯨豚調查時的船長,他曾在幾年前獲得台東成功漁港的鏢旗魚王呢!他們通常等待著6、7級以上的大浪,在天尚未亮時出港,來回於東海沿岸,為的就是找尋那會浮出水面的旗魚尾鰭,阿貴說白皮旗魚(單價最高的旗魚)的尾鰭浮出海面時,就像刀鋒一樣挺直地劃過海面,頗有一番王者的風範,不像雨傘旗魚的尾鰭會搖搖晃晃地,從他口中,感受到這兩種旗魚在他心中的地位。
在這個東北季風開始盛行的季節(約略在秋末春初)裡,並不適合海上鯨豚調查,因為海況太差了,不易作觀測,而且人也會因為暈船而無法做事。說到暈船一事,就想起當初(1997年)接受周老師指派參與「東海岸鯨類資源調查計畫」時,老師曾問我:「會暈船嗎?」,我的回答是:「在海軍服兵役時曾搭過船,但沒有暈過船。」為的就是讓周老師了解我是可以出海的,也是不想失去這個出海的機會;其實在我心底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那就是我坐的都是交通艇,路程往來於海軍軍港與馬公之間,時程僅約20多分鐘﹍。調查初期,我就深受暈船之苦,當時真是苦不堪言啊!
台灣東部屬於開放性大洋,無較大的海灣屏障,除了在東北季風期間外,夏季的西南季風,也常吹起一片片白花花的浪,使我們無法出港調查,唯有乘著風平浪靜之際,我們才得一機會去探究東海岸鯨豚的神秘面紗。
台東沿海是我們主要的研究區域,此外尚包括綠島、蘭嶼和花蓮石梯海域,綠島位於台東市東方約33公里的太平洋上,面積僅16.2平方公里;蘭嶼則位於台東市東南方90公里處,距綠島約48公里,面積約44.6平方公里,是台灣東岸最大的離島。
台灣東岸海域的海底地形,除了沿岸寬度狹窄的大陸棚(水深200公尺以淺)外,海床在離岸不到10公里即驟降至1000公尺水深,且在離岸幾十公里就續降至3000至5000公尺深度。通過台灣東部並影響著全島氣候的洋流-黑潮(Kuroshio)為北太平洋之西方邊界流(Western Boundary Current),具有強的流速,其沿著北太平洋西側海岸向北流;於夏季,黑潮在台灣南端,其北向流幅約110公里,主軸距離台灣約40公里。黑潮影響著台灣週邊海域的水文與漁業資源;也使東部成為魚類洄游索餌及產卵的海域,形成良好的近海漁場,常見的漁獲如旗魚、鬼頭刀和鮪魚﹍等。
剛開始我們的調查方式,是憑著船長二、三十年的捕魚經驗與印象,拿裡比較有出現海豚的機會我們即前往搜尋鯨豚的蹤跡,船長常說在有「流崁」的地方或在「翻流」的時候,海豚會出現,當時對於這兩個名詞的意義是不清楚的。「流崁」的意思是海底水深突然由深變淺的地點,據台東水產試驗所董秋成船長所述,有些地點可由5-600公尺深突然變淺至2-30公尺的淺礁,在黑潮流速強或東北風吹拂時,都會引起較大的浪花,此現象在台東的三仙台外、東河外、綠島西方和蘭嶼燈塔及其與小蘭嶼之間的海域等處皆可發現。而「翻流」則是在潮水漲到最高潮後,潮水開始退潮到最低潮之間的時間,「翻流」可能會影響到海流的速度;此兩種現象都和海洋環境的變化有關,例如:上升流(upwelling)、海水混合等現象,一般在上升流附近的生物生產量也會比較高,如此就有可能會吸引一些魚或其他海洋生物過來覓食,緊接著體型較大一點的魚也過來吃小魚,而海豚也可能會因為覓食而出現在這裡。的確,在船長的帶領下,我們很少「槓龜」。
第二年開始,我們開始做穿越線調查,作更有系統、更完整的研究,幾年下來,一百多趟的海上經歷,我們了解到不同種類的鯨豚對於棲地會有不同的喜好。前陣子野放的海豚-阿通伯,即是在台東最常見的海豚種類瑞氏海豚(俗稱花紋海豚),在我們所發現的220群鯨豚中,有65群是瑞氏海豚(佔30 %),牠們分布最廣,從北台東的長濱至蘭嶼都有牠們的蹤跡,每次出海調查如果沒有看到海豚,瑞氏海豚就會適時出現,一解我們整天頂著酷暑、在海上搖晃的疲憊。
瑞氏海豚的生態
食:專挑軟的吃
在食物方面,已知瑞氏海豚攝食淺海、大洋性和偶而出現在海底底層的頭足類,甲殼類也是攝食對象,但似乎較喜歡頭足類中的魷魚(squid)這些軟體動物;攝食時間主要在夜間。美國加州Monterey Bay瑞氏海豚數量的波動可能反映在地區性食物或其他環境因子的改變,而造成觀察動物數量的高峰和減少。
而台灣海域的瑞氏海豚呢?據研究海豚食性的台大動物所博士班研究生王明智表示:台灣的瑞氏海豚主要捕食大洋中層浮游性的魷魚,牠們常吃的魷魚種類為武裝魷(Enoploteuthis chunii Ishikawa, 1914),武裝魷體型小,最大外套長10公分,鰭大,菱形;但在夏季期間,南魷(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Lesson, 1830))洄游經過台灣時,瑞氏海豚也會去攝食此種魷魚。
在其他種類的海豚上,如:加州灣南部海域真海豚屬(Delphinus spp.)的分布地點之所以會和鯷魚相似,Hui引用了Evans (1975)對真海豚(D. delphis)的食性報告,報告內容指出在9至翌年1月期間,真海豚的胃內含物中有有62 %都是鯷魚;而鯷魚出現的位置則多在海底地形變化大的海域,因為這種地形會使得海流的混合作用增加且海流的流向變化增大,造成微棲地多樣化,也使得可能的食物變多,進而吸引鯷魚的聚集。所以,食物在哪裡(特殊的海洋環境),也影響著海豚的出現。
衣:穿最美麗、獨特的外衣
剛出生的幼豚約1.2-1.5公尺,成體至少可達3.8公尺,體重達400公斤之記錄。「花紋海豚」顧名思義,為其成體身上有許多白色花紋,大多是其他同種個體所留下的齒痕,也常見與烏賊纏鬥所留下的圓形吸盤疤痕,但其幼體則沒有這些花紋,這些不同的刮痕與深淺不同的體色也是最好的個體辨識,這些圖案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體粗壯,頭鈍,吻不明顯,額隆處有一道明顯縱摺。成體因體表有許多白色刮痕,故呈白或淺灰色,但背鰭、胸鰭及尾鰭為黑色。背鰭高且呈鉤狀,胸鰭長,尖且彎,腹部有錨形白斑。通常無上頜齒,下頜二側各有2-7枚釘狀牙齒,較老個體牙齒磨損嚴重,甚至掉光。
住:家住何處?
瑞氏海豚主要分布於全世界熱帶至暖溫帶海域,主要棲息在大陸棚和大陸斜坡,在美國加州的Montery Bay最常見於海底地形變化大的海域。台灣東海岸常見種類,在台東海域瑞氏海豚的水深分布範圍在72~4031公尺,平均1084公尺,以200-1000公尺最多(52 %),全年可見。偶而地,在淺水近岸處瑞氏海豚也有被發現的紀錄,但是這些顯示覓食時被隔離和可能是擱淺的前兆。瑞氏海豚曾被觀察到出現在水溫7.5℃低的水溫中,在圈養的情況下當水溫低於5℃時則死亡;在台東瑞氏海豚的適溫範圍在22~29.8℃之間,但是在冬季因海況惡劣而無出海調查的紀錄,而漁民在冬季捕魚時卻常可發現牠們,所以牠們出現的水溫應該可以更低。
行:牠們的私生活
獨居或群居 多數群居,在台東海域的瑞氏海豚每群平均隻數為17隻一群,也曾發現過單隻的瑞氏海豚,該隻身軀的白色花紋多,應屬年紀較大之成熟海豚;在國外也曾有報告指出年長的瑞氏海豚會獨自在海中生活;國外最多曾有4000隻的紀錄,在台灣夏季,本地的瑞氏海豚會有較大的群出現,曾紀錄過一群200多隻,並有觀察到許多社交行為,例如,一隻海豚腹部朝上,另一隻會游至其上方許久後才離開,疑似交配動作,還有牠們會相互磨蹭對方身體部位,感覺上此時似乎是牠們的相親大會。
私生活 個性沉穩,台東海域曾紀錄到的行為有浮窺(spyhop)、船首乘浪(bow-riding)、躍身擊浪(breaching)、海面滑行(surfacing)、和全身躍出水面(leap out water);其中船首乘浪的行為在野外的觀察中並不多見;躍身擊浪則多半是年輕的花紋海豚會從事這項行為。
在瑞氏海豚的「私生活」上,和其他鯨豚種類比較起來是比較複雜的,牠們經常會和其他種類的鯨豚一起出現,包括:弗氏海豚、虎鯨、偽虎鯨﹍等,其中,弗氏海豚是瑞氏海豚的兩相好,兩種海豚經常一起出現,在海上的觀察中,還曾看到瑞氏海豚追著弗氏海豚跑呢!為什麼牠們的「感情」這麼好呢?在國外的例子中,東太平洋的飛旋海豚和熱帶斑海豚常被發現在一起,追究其原因,Norris and Dohl (1980b)支持飛旋海豚是為了更安心的休息會去找熱帶斑海豚群,因為熱帶斑海豚群比較起來是較有警覺性的。有三個證據支持此想法:
1.熱帶斑海豚和飛旋海豚覓食習性重疊,但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兩者混群的基礎應不是建立在食物上。
2.在夏威夷海域的實地觀察中,飛旋海豚會於白天在淺水、沙質底質的開放性海灣裡休息,因為在那裡捕食者(天敵,例如:鯊魚)比較容易被偵測到。
3.飛旋海豚去與熱帶斑海豚混群的比例,比熱帶斑海豚去與飛旋海豚混群(association)的比例大約兩倍。這可能是飛旋海豚的發現率(encounter rate)低於熱帶斑海豚的緣故,此也證明了白天的混群對飛旋海豚比熱帶斑海豚來的重要。然而,熱帶斑海豚和飛旋海豚的混群會在下午以後分開,推測其原因是開始在接近天黑時各自去覓食。台東的瑞氏海豚和弗氏海豚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現在還不了解,有待更多的行為觀察與研究。另外,因為常和其他鯨豚混群在一起,瑞氏海豚與瓶鼻海豚的雜交種也曾在圈養與野外都被記錄過。
就在今年的秋天,阿通伯回家了!阿通伯是7月6日擱淺於苗栗通宵的一隻瑞氏海豚,經過兩個多月的復健,於9月8日野放於基隆嶼海域,12天後竟在日本琉球德之島(Tokuno Shima)海域被人發現,消息傳回台灣後,這則阿通伯還活著的消息令所有關心牠的人感到雀悅!在兩地相隔約800多公里遠的距離之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牠出現在那裡?牠的這段歷程又是如何?在一些研究報告指出:決定鯨豚分布的因子,包括海洋物理和生物因子,兩者缺一不可,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下影響著鯨豚的分布。或許我們可以推測阿通伯出現在琉球的種種原因,然而,有些大自然的奧秘,人類是永遠都無法得知的。
來到台北工作和求學已經快四年了,以前在台東的我並無機會接觸到大海的壯闊與美麗,是在台北的這段時間讓我更了解了我們的家。在海上調查初期,台東的海讓我感到陌生,卻又帶著一斯親切,是家的溫暖吧!通常大家都稱呼東部地區為「後山」,台東又被稱為後山的後山,後山的涵義是落後、偏遠的地區,小時候也覺得身為台東人一點榮譽感都沒有。但是,因為沒有受太多政府的「眷顧」,使得台東的美得以保存下來,蔥鬱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湛藍的太平洋,以及生活其中的美麗生物,現在大家稱她是台灣最後的淨土。
本文摘錄自[第八屆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 (江瑩青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