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國際趨勢報導(二) | 環境資訊中心

2006年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國際趨勢報導(二)

海洋永續(下)

2006年08月01日
作者:李伍鎔(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海洋污染及環境惡化現象依舊

但在欣喜背後,層出不窮的海洋污染事件、及全球海洋環境惡化的現象,仍舊不停出現著:

澳洲政府允許新海洋保護區進行工業活動(圖片來源:ENS)一月底,在已被指定為世界遺產的澳洲大堡礁區域,發生了30年來最大的油污染事件,油污也隨著浪潮推上了沿岸的紅樹林。諷刺的是,漏油事件發生的格拉斯通港(Port of Glastone),是位於世界遺產區域內八個貨輪航道之一,這個區域還已經被澳洲政府認為是「21世紀澳洲的主要工業中心」,當地已經有兩家新設立的化學工廠,並即將有石油及金屬工業進駐。

此外,澳洲雖在新進設立的東南部保護區中禁止商業性捕魚,僅開放觀光、休閒漁業、科學研究等項目,但卻同時開放在其中進行工業活動,這顯然是在多方利益衝突的協調下所得的結果。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oundation, WWF)澳洲保育部主任便表示:「雖然保護區的設立令人印象深刻,但此結果卻是對石油、天然氣、以及漁業的妥協退讓。」

在加勒比海域的薩巴環礁區Saba Bank Atoll進行的科學調查,不斷發現著新種魚類、海草、海洋生物的同時,此區域越也因鄰近俄斯塔途斯島(St. Eustatious Is.)的大港口,而飽受大型油貨輪錨定刮傷珊瑚礁以及油污的破壞。

根據另一項調查顯示,全球淺水海域的海草密度及數量都在持續下降中,但隨著這個水下草原的消失,許多經濟性與非經濟性魚種、貝類、及其他海洋生物也將消失,隨之而來的還有有關水質惡化以及侵蝕的問題。

捕鯨禁令面臨解禁壓力

綠色和平與日本捕鯨船對峙(圖片來源:ENS)另一項具有指標性意義的爭議,則出現於六月底在加勒比海聖克里斯多福舉行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IWC)年會上。目前禁止商業捕鯨的禁令,是1982年由IWC通過並於1986正式開始實施的規範。過去數年來,日本以科學研究為由在南半球海域持續捕撈小鬚鯨等大型鯨類,在今年IWC的年會中,日本更在會內會外積極運作,企圖將已實施20年捕鯨禁令翻案。

會中以一票之差通過了將IWC「正常化」(即回歸當初為了協調捕鯨事宜而設立),並尊重不同傳統的海岸居民權利(亦即可能在各國內有條件開放捕鯨)的一項議案,被日本視為將捕鯨解禁的重大勝利。由於捕鯨禁令解除的門檻甚高,需要3/4會員國投票同意解禁,因此短時間內堅決反對捕鯨的國家不致有太大憂慮,但本次會議的結果,對反對捕鯨的陣線而言,亦是一大警惕。

放眼國際,2006年的上半年度,對海洋保育界來說成果也許還算豐碩。雖然在破壞與保護之間的拉鋸戰依舊,兩方各有進退,但整體而言,的確在往一個,學習如何與自然、與海洋相處的方向走去。放眼國際,反思台灣;六月底漁業署聲明將在一年半後禁捕吻仔魚、飛魚卵,對台灣的海洋漁業資源來說,是一份大禮。那麼,除了吻仔魚、除了飛魚卵以外呢?(全文完)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