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漁民" | 環境資訊中心

我也是"漁民"

2000年12月29日
作者:祁偉廉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在茹毛飲血的遠古時期,人類與其他動物並無不同,大家都要面對物種競爭的殘酷現實,而今人類靠著智慧佔了上風,在生態系中幾乎居於主宰的地位,人往往不問自己的領域如何無止盡的擴張,也不問自己如何污染和破壞了生態環境,只計較人的利益有沒有被影響。

但是當野生動物數量增加,而人類又沒有還給他們一些棲息地的情況下,彼此靠近的機會增多,衝突自然也會增加,面對著國際的壓力,保育人士的關切,更或基於生態系並未完整的恢復,保育類動物名錄似乎短期內不會有變動,來自被干擾者的質疑和抗爭,不斷的考驗著主管單位的智慧與能力。

海豚自從被列入保育類動物以來,大部分的漁民都不以為然,少數採取抗爭,大部分敢怒不敢言無奈的遵守著,只有幾位轉而經營賞鯨豚的業者改變了想法,甚或積極參與推動保育鯨豚,也曾提出禁絕危及鯨豚生命漁法的構想,但當問及「若禁絕了那樣的魚法一般漁民如何維生?賞鯨船的利潤是否回饋漁民?」時,大多數不是啞然不語,就是將問題推給學者或政府。

在澎湖焚寄網是夏季非常主要的漁法,捕撈對象以小卷、臭肉魚、四破和花飛為主。在政府將海豚列為保育類動物之後,漁民不可任意捕殺販賣,然而另一方面漁民面臨了漁業資源嚴重枯竭的問題,部分漁民認為那是海豚造成的。

今年六月底至八月我們分別請五位漁民配合填寫出海資料,用以分析海豚可能的干擾程度。海豚出現的當天漁獲都只有小卷,有18天次包含了數量較多的魚類,但當天都沒有海豚出現。除了一位漁民遇到海豚的平均漁獲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高出許多之外,其他四位均在當日呈現顯著減少。每位漁民在填問卷期間每次均只看到一群海豚,隻數由2-10隻不等,這樣的情況與大部分澎湖漁民的經驗相似。若以整月來看損失,則所佔的比率並不高,當然就調查的幾位漁民來說看不出有重大經濟利益的影響。

澎湖縣在到了50年代初期政府大力推廣動力漁船、新式漁具和漁法,不但跑得遠也捉得多,產量增加明顯為原來的數十倍;但漁船數逐年增加,噸數增大,導航設備、魚探機、漁具和漁法不斷更新,不但沒有能夠獲得更多的漁獲,反而逐年減少。

面對漁民的抱怨,我發現他們心中所不滿的不僅是海豚帶來的打擾,長期以來政府有關單位對他們的漠不關心,是另一項抱怨的重點,這項調查將繼續進行,盼望在保育的同時兼顧漁民的利益,漁民在收獲時也能體諒同是討海維生的同業----海豚。